近30年中国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48
作者
钟新科 [1 ,2 ]
刘洛 [3 ]
徐新良 [1 ]
游松财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旱; 粮食; 玉米; 气候生产潜力; 空间特征; 变化趋势;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3 [农业气候资源及其评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值得关注。在1981年-2010年日气象数据、玉米生育期数据和土壤数据基础上,该文采用GIS技术和AEZ模型结合的方法,模拟了30a平均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和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变化趋势。研究得出:近30a中国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为每5a变化-887~1689kg/hm2,空间差异明显,东北地区西部、黄淮海平原北部和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呈降低趋势,黄淮海地区南部和南方绝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中国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为每5a变化-589~1768kg/hm2,除黄淮海平原北部呈降低趋势外,其他地区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中国春玉米、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地区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在近30a显著增加,气候干旱化是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可为中国玉米生产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气候变暖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陈长青
    类成霞
    王春春
    张卫建
    [J].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 1272 - 1279
  • [2] 1951—2009年中国不同区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
    虞海燕
    刘树华
    赵娜
    李栋
    于永涛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4) : 1 - 11
  • [3] 吉林省春玉米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王冬妮
    郭春明
    晏晓英
    王杰
    李军伟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3) : 249 - 253
  • [4] 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分布特征
    魏凤英
    冯蕾
    马玉平
    王石立
    [J]. 气象科技, 2010, (02) : 243 - 247
  • [5] 黄土高原气象要素栅格化方法的研究
    沈红
    刘文兆
    张勋昌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4) : 99 - 106+114
  • [6] 西南复杂山地农业气候要素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郑小波
    罗宇翔
    于飞
    康为民
    陈娟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4) : 458 - 462
  • [7] 基于分期播种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Zea mays)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马树庆
    王琪
    罗新兰
    [J]. 生态学报, 2008, (05) : 2131 - 2139
  • [8]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华北平原玉米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分析
    戴明宏
    陶洪斌
    廖树华
    王利纳
    王璞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 30 - 36
  • [9] 基于GIS和空间插值技术的南方丘陵山区土地生产潜力估算
    朱蕾
    黄敬峰
    [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 458 - 465
  • [10] 基于AEZ模型我国农作制区划的玉米产量潜力分析
    蔡承智
    Harrij van Velthuizen
    Guenther Fischer
    Sylvia Prieler
    [J]. 玉米科学, 2006, (04) : 158 -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