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犯罪规范模式的理论形塑——基于信息中心与数据中心的范式比较

被引:21
作者
王肃之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
关键词
网络犯罪; 规范模式; 信息范式; 数据范式; 行为类型;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9.11.00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德国和日本继受了《网络犯罪公约》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犯罪规制模式的理论范式,我国则基于本国网络犯罪治理情况和刑法条文形成了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犯罪规制模式的理论范式。此种方式选择的区别与社会价值观念、犯罪追诉标准等差异有关,并且影响了网络犯罪行为类型的模式。我国应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信息中心的网络犯罪规范模式,基于体系化和前瞻性的视角予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网络犯罪的代际演变、刑法样本与理论贡献 [J].
于志刚 .
法学论坛, 2019, 34 (02) :5-15
[4]   刑法立法的类型化表述及其提倡 [J].
陈伟 ;
蔡荣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 24 (02) :115-129
[5]   “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思路 [J].
于志刚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10) :4-14+155
[6]   网络时代的刑事立法 [J].
张明楷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3) :69-82
[7]   传统犯罪网络化:归责障碍、刑法应对与教义限缩 [J].
梁根林 .
法学, 2017, (02) :3-13
[8]   打击网络犯罪国际法机制的困境与前景——以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为视角 [J].
胡健生 ;
黄志雄 .
国际法研究, 2016, (06) :21-34
[9]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 [J].
于志刚 ;
李源粒 .
政治与法律, 2016, (09) :13-29
[10]   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的刑法应对——从个案样本切入 [J].
孙道萃 .
政治与法律, 2015, (11) :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