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初步评价

被引:21
作者
陈国民 [1 ]
夏敏全 [1 ]
万云 [1 ]
张培平 [2 ]
袁建新 [1 ]
巩庆林 [3 ]
机构
[1]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东方物探公司研究院敦煌分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昆北断阶带; 断裂; 构造单元; 远景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昆北断阶带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南倾北冲的斜坡带,其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上下分层的特征,受此影响,昆北断阶带局部构造部位的油气聚集成藏差异性较大。油气勘探通常以区域范围内的构造单元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对象,同一构造单元通常具有相对统一的基底特征、构造特征、地层沉积特征及相近的油气聚集成藏控制因素,进行构造单元划分有利于明确勘探方向、开展勘探部署。利用地震、钻井以及测井等方面的资料,在揭示了昆北地区各构造部位断裂的平面及剖面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基底构造的起伏形态、断裂展布与组合特征等,将昆北断阶带分为6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西部斜坡带、中部褶皱带、南部褶皱带、东部褶皱带、东柴山褶皱带、北部斜坡带。根据各单元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及内部断裂的组合关系,对其油气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西部斜坡带为近期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北部斜坡带为有利勘探接替地带。这些研究结果为昆北地区油气地质研究、进一步油气勘探部署及优选有利勘探新领域等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方向 ;
江波 ;
张永庶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56-61
[12]   柴西地区逆断裂类型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J].
官大勇 ;
胡望水 ;
张文军 ;
毛治国 ;
王炜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6) :621-623
[13]   柴西南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J].
江波 ;
司丹 ;
王兰生 ;
尹成明 ;
张永庶 ;
吴因业 .
天然气工业, 2004, (09) :8-10+1
[14]   柴西地区近南北向构造系统及其控油作用分析 [J].
李玉喜 ;
庞雄奇 ;
汤良杰 ;
姜振学 ;
周瑞年 ;
蒋武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65-68
[15]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样式的演化特点 [J].
戴俊生 ;
曹代勇 .
地质论评, 2000, (05) :455-460
[16]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控油作用分析 [J].
戴俊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