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率研究

被引:28
作者
于君宝 [1 ]
侯小凯 [1 ,2 ]
韩广轩 [1 ]
管博 [1 ]
郑垒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多介质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氮; 磷; 去除效率;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3.02.009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别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碗莲(Nelumbo nucifera)、水生美人蕉(Cannaglauca)、睡莲(Nymphaea alb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金鱼藻为人工湿地净化植物,以沸石和无烟煤作为基质,构建6种多介质人工湿地单元,分别对3种浓度生活污水中的总氮(TN)、氨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停留时间为5d时,4种有沸石和无烟煤作为基质的人工湿地单元,对TN、NH4+-N和TP的去除效率显著高于无基质的两种湿地单元(p<0.05),其中香蒲、碗莲和美人蕉湿地单元对3种浓度污水的TN、NH4+-N、NO3--N和TP的净化效率都达到90%以上,以美人蕉湿地单元的净化效率为最高。睡莲-金鱼藻湿地单元对氮和磷的净化效率总体上优于凤眼莲-金鱼藻湿地单元;但是,在凤眼莲-金鱼藻湿地单元处理后的污水中,溶解氧(DO)含量较高,出水清澈、透明。为此,在构建多级人工湿地时,美人蕉宜作为先锋种首先承载高浓度污水,香蒲、碗莲和芦苇次之,凤眼莲-金鱼藻适宜多级人工湿地的最后一级。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东北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J].
傅长锋 ;
李大鸣 ;
白玲 .
湿地科学, 2012, (02) :149-155
[2]   多种湿地植物组合对污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J].
彭婉婷 ;
邹琳 ;
段维波 ;
李银霞 ;
潘远智 ;
曾德刚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3) :612-617
[3]   北京市杨镇一中人工湿地设计及污水处理效果 [J].
李静 ;
姜冰冰 ;
王飞宇 ;
谭月臣 ;
洪剑明 .
湿地科学, 2012, 10 (01) :102-108
[4]   3种人工湿地基质吸附污水中氨氮的性能与基质筛选研究 [J].
张燕 ;
庞南柱 ;
蹇兴超 ;
冯庆革 .
湿地科学, 2012, (01) :87-91
[5]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 [J].
张清 .
湿地科学, 2011, 9 (04) :373-379
[6]   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 [J].
陆印 .
吉林农业, 2011, (10) :143-143
[7]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娟 ;
张龙庄 ;
段亮 ;
牛涛涛 .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 (01) :69-73
[8]   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在鄱阳湖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J].
万金保 ;
兰新怡 ;
汤爱萍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5) :118-121+146
[9]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基质优化级配研究[J]. 武俊梅,张翔凌,王荣,徐栋,贺锋,吴振斌.环境科学. 2010(05)
[10]   两级潜流人工湿地在中国东北高寒地区的应用研究 [J].
海热提 ;
范立维 ;
谢涛 ;
张祺 ;
卓峰 ;
林爱军 .
环境科学, 2007, (11) :2442-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