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路乐河组末端扇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14
作者
孟万斌 [1 ,2 ]
李敏 [1 ,2 ]
刘家铎 [1 ,2 ]
颉永平 [3 ]
马立协 [4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3]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4]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末端扇; 沉积体系; 路乐河组; 潜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期气候较干燥,主要沉积棕色、浅灰色陆相碎屑岩。通过岩心观察,对路乐河组岩性、结构构造特征、暴露标志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测井曲线分析认为,本区路乐河组主要为一套发育于干旱—半干旱环境的末端扇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流带、分流带和远端盆地带3个亚相,其中分流带亚相又可划分为分流河道沉积、泛滥平原沉积、越岸沉积和漫流沉积等4个微相。文中分析了各亚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通过分析各亚相砂体的特征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认为分流带亚相是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刘琪 ;
李凤杰 ;
郑荣才 ;
刘殿鹤 ;
蒋斌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1) :65-69+75
[2]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系路乐河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J].
蒋斌 ;
李凤杰 ;
郑荣才 ;
刘琪 ;
刘殿鹤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1) :48-52
[3]   柴达木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J].
张景廉 ;
石兰亭 ;
陈启林 ;
张虎权 ;
卫平生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29-36
[4]   末端扇——在中国被忽略的一种沉积作用类型 [J].
张金亮 ;
戴朝强 ;
张晓华 .
地质论评, 2007, (02) :170-179
[6]   柴达木第三纪湖盆沉积演化史 [J].
赵加凡 ;
陈小宏 ;
杜业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41-44
[7]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碎屑岩储层特征 [J].
张成君 ;
崔彦立 ;
孙柏年 .
甘肃地质学报, 2001, (02) :46-51
[8]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控油作用分析 [J].
戴俊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21-124
[9]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阶段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张明利 ;
由福报 ;
张兵山 ;
骆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2) :36-39+11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生界终端扇沉积体系与储层研究 [J].
朱如凯 ;
魏伟 ;
张运东 .
沉积学报, 1999, (S1) :75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