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烃潜力法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烃源岩资源潜力

被引:9
作者
马中振 [1 ]
庞雄奇 [2 ]
吴河勇 [3 ]
戴国威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法; 排烃特征; 资源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松辽盆地北部探井的热解和有机碳数据,采用生烃潜力法对盆地北部中浅层4套主力烃源岩层(青一段、青二、三段、嫩一段和嫩二段)的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套烃源岩随年龄变小排烃门限深度变浅,青一段为1.3 km、青二、三段为1.2 km、嫩一段为1.0 km、嫩二段为0.95 km;烃源岩排烃高峰期较晚,青一段、嫩一段和嫩二段烃源岩在晚白垩世明水组沉积期达到排烃高峰,青二、三段烃源岩则在古近纪四方台组沉积期和泰康组沉积期分别达到排烃高峰;4套烃源岩现今累积排烃量达到了487.1×108t,远景资源量为97.4×108~194.8×108t,展现了巨大的资源勘探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在惠民凹陷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J].
张金亮 ;
杨子成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2 (06) :33-39
[2]   砂体回弹在大庆油田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J].
田丰华 ;
姜振学 ;
夏淑华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6-20
[3]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J].
吴河勇 ;
梁晓东 ;
向才富 ;
王跃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2) :185-191
[4]   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的控制 [J].
辛仁臣 ;
蔡希源 .
地球科学, 2004, (04) :457-460+472
[5]   一种生、排烃量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 [J].
周杰 ;
庞雄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24-27
[6]   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及定量评价 [J].
周海燕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周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4-18
[7]   油藏成藏年代学分析 [J].
辛仁臣 ;
田春志 ;
窦同君 .
地学前缘, 2000, (03) :48-54
[8]   排油气门限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与应用 [J].
庞雄奇 ;
陈章明 .
现代地质, 1997, (04) :103-110+112-114
[9]  
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厚福等编, 1999
[10]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庞雄奇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