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流动:城乡失衡与学校类型差异

被引:14
作者
常亚慧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流动; 优质学校; 薄弱学校; 教育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师资力量是彰显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优质的师资结构更是一所学校良性运行的有力保障。国家分配、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是当前中小学师资的主要来源方式,后两种方式更是城市学校与城镇优质学校师资来源的主体。优质学校通过引入高学历、强能力、偏男性的中青年优秀教师,不断重组师资结构、重构学校资源、重塑学校声誉;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则因结构性资源不足,面临着优秀师资不断外流的窘境。叠加的不利处境造成城乡师资的结构性断裂和总体布局失衡,更制约乡村教育的振兴与纵深发展。因此,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是我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J].
敖俊梅 ;
林玲 .
民族教育研究, 2020, 31 (02) :54-62
[2]   真实情境中教师的差异化行为:S县“联校走教”政策十年观察 [J].
雷万鹏 ;
王浩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 (04) :129-141
[3]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球进展及中国经验 [J].
李春玲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5 (02) :73-82
[4]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发展历程、关键问题与政策建议 [J].
李廷洲 ;
陆莎 ;
金志峰 .
中国教育学刊, 2017, (12) :66-72+78
[5]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实证考察——基于工作价值观、职业认同与流动倾向间关系的分析 [J].
李恺 ;
罗丹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4) :83-94
[6]   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基于教师管理制度的视角 [J].
史亚娟 .
教育研究, 2014, 35 (09) :90-95
[9]   农村教师社会流动意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随州市为例 [J].
龚继红 ;
钟涨宝 ;
余建佐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1) :73-83
[10]   中小学师资的结构性失衡 [J].
刘亮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12)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