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素吸持特性与淋失突变点影响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戚瑞生 [1 ]
党廷辉 [1 ,2 ]
杨绍琼 [2 ]
马瑞萍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磷素吸持特性; 磷吸持饱和度; 突变点;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2.05.030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对黄土旱塬地区长期(26a)定位施肥条件下的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磷素及其吸持参数的测定,以及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的测定,研究了土壤磷素吸持参数、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和部分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26年的长期施肥,M75P60和M75N120P60处理的Olsen-P含量比CK处理的提高了10.7和9.8倍,全磷(T-P)含量比CK处理的提高了60.4%和57.7%。长期磷肥和有机肥投入可以减低土壤磷素的最大吸附量(Qm),而提高土壤磷素的吸附饱和度(DPSS),M75N120P60处理的Qm比CK的减低了49.92%,而DPSS比CK的提高了21.5倍。相关分析表明,黄土旱塬土壤的Qm与Olsen-P、T-P和CaCl2-P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零净吸附浓度磷(EPC0)与Olsen-P和CaCl2-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P和SOM也达到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的关系不显著,但土壤磷最大缓冲能力(MBC)与pH值的关系达到极显著。DPSS与Olsen-P、T-P、CaCl2-P和SOM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磷素淋失的Olsen-P突变点值与土壤吸持参数Q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BC也达到显著正相关,与DPSS、Olsen-P、T-P和CaCl2-P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该地区土壤磷素淋失的Olsen-P突变点值与DPSS15%的值极为吻合,即可以用DPSS15%值作为该地土壤磷素淋失的突变点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87 / 11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期施肥下红壤磷素积累的环境风险分析 [J].
王艳玲 ;
何园球 ;
吴洪生 ;
李仁英 ;
金飞 .
土壤学报, 2010, 47 (05) :880-887
[2]   小流域土壤磷的积累特征及其环境效应——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为例 [J].
郭胜利 ;
车升国 ;
梁伟 ;
党廷辉 ;
杨勤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7) :1171-1180
[3]   磷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J].
张海涛 ;
刘建玲 ;
廖文华 ;
张作新 ;
郝小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2) :284-290
[4]   我国23个土壤磷素淋失风险评估 Ⅱ.淋失临界值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磷吸附特性的关系 [J].
赵小蓉 ;
钟晓英 ;
李贵桐 ;
鲍华军 ;
李浩浩 ;
熊桂荣 ;
林启美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11-3017
[5]   太湖典型地区蔬菜地土壤磷素淋失风险 [J].
王彩绒 ;
胡正义 ;
杨林章 ;
高义民 ;
吕家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76-80
[6]   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J].
郭胜利 ;
党廷辉 ;
刘守赞 ;
郝明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1) :33-39
[7]   我国23个土壤磷素淋失风险评估Ⅰ.淋失临界值 [J].
钟晓英 ;
赵小蓉 ;
鲍华军 ;
李浩浩 ;
李贵桐 ;
林启美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75-2280
[8]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磷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风险评价 [J].
刘方 ;
黄昌勇 ;
何腾兵 ;
钱晓刚 ;
刘元生 ;
罗海波 .
土壤学报, 2003, (06) :838-844
[9]   农田土壤磷素淋溶及其预测 [J].
吕家珑 .
生态学报, 2003, (12) :2689-2701
[10]   土壤磷素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黄敏 ;
吴金水 ;
黄巧云 ;
李学垣 .
生态环境, 2003, (03) :36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