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及其硬化黏滞系数的修正

被引:21
作者
高赛红 [1 ,2 ]
曹平 [1 ]
汪胜莲 [2 ]
蒲成志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关键词
黏弹塑性蠕变模型; 硬化黏滞系数; 硬化-损伤效应; 累积损伤蠕变量; 瞬时塑性元件; 加速蠕变体;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06.004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基于蠕变过程中的硬化-损伤机制,在对江西东乡铜矿砂质页岩单轴循环加卸载蠕变试验数据分析过程中,提出硬化-损伤效应的时效机制,并基于此对高应力条件下衰减蠕变阶段的黏滞系数(硬化黏滞系数)进行修正;结合定常蠕变阶段的损伤蠕变机制,提出高应力条件下岩石损伤效应的累积-扩散机理,并据此引入以累积损伤蠕变量为判定准则的加速蠕变触发模型(非线性蠕变体)描述岩石的不稳定蠕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瞬时塑性元件,与虎克体和黏弹塑性体串联,建立了一个能够完整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试验曲线与模型曲线较吻合,说明对高应力下硬化黏滞系数修正的必要性,改进非线性蠕变体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36 / 9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泥质软岩蠕变机制研究 [J].
范秋雁 ;
阳克青 ;
王渭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8) :1555-1561
[2]   基于西原模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J].
李良权 ;
徐卫亚 ;
王伟 .
力学学报, 2009, 41 (05) :671-680
[3]   岩石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J].
蒋昱州 ;
徐卫亚 ;
王瑞红 ;
王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3) :331-335
[4]   用统一流变力学模型理论辨识流变模型的方法和实例 [J].
夏才初 ;
王晓东 ;
许崇帮 ;
张春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8) :1594-1600
[5]   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研究及其参数识别 [J].
蒋昱州 ;
张明鸣 ;
李良权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4) :832-839
[6]   岩石弹黏塑性流变试验和非线性流变模型研究 [J].
赵延林 ;
曹平 ;
文有道 ;
汪亦显 ;
柴红保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3) :477-486
[7]   对改进西原模型的再认识 [J].
王小平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51-654
[8]   龙滩水电站泥板岩剪切流变力学特性研究 [J].
杨圣奇 ;
徐卫亚 ;
杨松林 .
岩土力学, 2007, (05) :895-902
[9]   绿片岩蠕变损伤本构关系研究 [J].
徐卫亚 ;
周家文 ;
杨圣奇 ;
石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3093-3097
[10]   岩石试件非线性蠕变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J].
何峰 ;
王来贵 ;
于永江 ;
冯美生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02) :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