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原油裂解成气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12
作者
耿新华 [1 ,2 ]
耿安松 [2 ]
机构
[1]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气态烃; 裂解实验; 生烃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源自海相碳酸盐岩的原油进行了动力学模拟实验,阐述了该原油再次热解过程中气态烃组分的演化特征和生成动力学参数。运用动力学参数将模拟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条件下,结果表明:在150℃时,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将开始热裂解并生成大量天然气,温度达到220℃时,裂解生气基本结束,天然气就全部取代石油;甲烷的生成Easy%RO主要介于1.2%~2.9%之间,C2-5烃类气体的生成Easy%RO主要介于1.5%~2.5%之间。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再次热解产气的定量模拟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资源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7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海相原油裂解生气实验产物的物质平衡计算:一个基于储层固体沥青分析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预测模型 [J].
王铜山 ;
耿安松 ;
熊永强 ;
耿新华 .
科学通报, 2007, (07) :836-842
[2]   原油裂解气的形成、鉴别与运移研究综述 [J].
王云鹏 ;
田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2) :235-244
[3]   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模拟及其意义 [J].
田辉 ;
王招明 ;
肖中尧 ;
李贤庆 ;
肖贤明 .
科学通报, 2006, (15) :1821-1827
[4]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热解动力学研究:气液态产物演化特征 [J].
耿新华 ;
耿安松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张海祖 ;
赵青芳 .
科学通报 , 2006, (05) :582-588
[5]   油裂解生气是海相气源灶高效成气的重要途径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张水昌 ;
王红军 ;
王云鹏 .
科学通报 , 2006, (05) :589-595
[6]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热解动力学研究:全岩和干酪根的对比 [J].
耿新华 ;
耿安松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张海祖 ;
赵青芳 .
地球化学, 2005, (06) :74-80
[7]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成气机理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何海清 ;
张铭杰 ;
王红军 ;
王云鹏 ;
秦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7) :638-648
[8]   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张水昌 ;
王红军 ;
赵长毅 ;
胡国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7
[9]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原油裂解气成藏历史分析——以英南2气藏为例 [J].
张水昌 ;
赵文智 ;
王飞宇 ;
陈建平 ;
肖中尧 ;
钟宁宁 ;
宋孚庆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5) :441-451
[10]   加水模拟条件下升温速率对烃源岩成烃特征的影响 [J].
高岗 ;
姜振学 ;
赵喆 ;
王兆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5) :46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