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区碳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19
作者
严宏强 [1 ,2 ]
余克服 [1 ]
谭烨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珊瑚礁生态系; 碳循环; 海-气通量; pCO2; POC; DOC; PI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产力水平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碳循环受到有机碳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无机碳代谢(钙化/溶解)两大代谢过程的共同作用,过程十分复杂。珊瑚礁植物的光合作用保证了有机碳的有效补充,动物摄食及微生物降解等生物过程驱动了珊瑚礁区有机碳高效循环,只有不超过7%的有机碳进入沉积物,而向大洋区水平输出的有机碳通量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受到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珊瑚礁区碳酸盐沉积(无机碳代谢)是全球碳酸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累积量达到全球CaCO3年累积量的23%~26%,是影响大气CO2浓度的重要组成;珊瑚礁是大气CO2源或汇则取决于净有机生产力与净无机生产力的比值(ROI),当ROI<0.6时,珊瑚礁区是大气CO2的源,反之,则是大气CO2的汇。
引用
收藏
页码:6207 / 62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海洋碳循环研究进展 [J].
殷建平 ;
王友绍 ;
徐继荣 ;
孙松 .
生态学报, 2006, (02) :566-575
[2]   南沙渚碧礁生态系有机碳的分布及周日变化特征 [J].
郑佩如 ;
郭卫东 ;
胡明辉 ;
杨逸萍 ;
吴林兴 ;
王汉奎 .
海洋通报, 2004, (02) :13-18
[3]   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的碳循环 [J].
宋金明 ;
赵卫东 ;
李鹏程 ;
吕晓霞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586-592
[4]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 [J].
孙云明 ;
宋金明 .
海洋科学进展, 2002, (03) :110-118
[5]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 [J].
刘东生 .
地学前缘, 2002, (01) :1-9
[6]   全球变化研究热点——碳循环 [J].
王凯雄 ;
姚铭 ;
许利君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5) :4-9
[7]   南海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J].
戴民汉 ;
魏俊峰 ;
翟惟东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545-551
[8]  
Air–sea CO 2 exchange in a subtropical estuarine-coral reef system, Kaneohe Bay, Oahu, Hawaii[J] . Kathryn E. Fagan,Fred T. Mackenzie.Marine Chemistry . 2007 (1)
[9]  
Dissolution of Carbonate Sediments Under Rising pCO2 and Ocean Acidification: Observations from Devil’s Hole, Bermuda[J] . Andreas J. Andersson,Nicholas R. Bates,Fred T. Mackenzie.Aquatic Geochemistry . 2007 (3)
[10]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mound-forming coral skeletons [J].
Ingalls, AE ;
Lee, C ;
Druffel, ERM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3, 67 (15) :2827-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