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昂仁县桑桑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3
作者
谢克家 [1 ,2 ]
曾令森 [3 ]
刘静 [1 ]
高利娥 [3 ]
胡古月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2] 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林子宗群火山岩; SHRIMP锆石U-Pb定年; 冈底斯带; 岩浆作用; 印度-欧亚大陆汇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桑桑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SHRIMP锆石U-Pb地质年代学数据表明:①林子宗火山岩以高钾流纹岩为主,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形成于49.8Ma±0.92 Ma,属于帕那组火山岩地层;②林子宗火山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为一致,相对于HREE,强烈富集LREE;③林子宗火山岩具有相对低的初始Sr同位素值(87Sr/86Sr(i)=0.70488~0.70569)和较高的初始Nd值(εNd(i)=-1.38~-1.58);④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与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桑桑地区林子宗火山岩在形成过程中明显受到角闪石和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的影响。可能是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或变陡,进而导致经历过俯冲交代作用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甚至局部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初始岩浆发生混合作用,并在近封闭条件下发生高度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结合已有的结果,认为冈底斯带南带普遍经历了50Ma左右的岩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9 / 135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冈底斯中段林子宗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李再会
    郑来林
    李军敏
    夏祥标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8, (01) : 20 - 27
  • [2] 藏南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的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
    李皓扬
    钟孙霖
    王彦斌
    朱弟成
    杨进辉
    宋彪
    刘敦一
    吴福元
    [J]. 岩石学报, 2007, (02) : 493 - 500
  • [3] 青藏高原北缘红柳峡富锆安山岩脉的成因:钙长石分离结晶作用和锆石的异常溶解
    曾令森
    杨经绥
    李海兵
    [J]. 中国地质, 2006, (02) : 326 - 331
  • [4] 印度大陆板片前缘撕裂与分段俯冲:来自冈底斯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证据
    侯增谦
    赵志丹
    高永丰
    杨志明
    江万
    [J]. 岩石学报, 2006, (04) : 761 - 774
  • [5] 西藏林周基性岩脉的40Ar/39Ar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岳雅慧
    丁林
    [J]. 岩石学报, 2006, (04) : 855 - 866
  • [6] 冈底斯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贾建称
    温长顺
    王根厚
    高春光
    杨国东
    [J]. 中国地质, 2005, (03) : 396 - 404
  • [7] 拉萨北部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层序新议
    董国臣
    莫宣学
    赵志丹
    王亮
    周肃
    [J]. 地质通报, 2005, (06) : 549 - 557
  • [8] 西藏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40Ar/39Ar年代格架
    周肃
    莫宣学
    董国臣
    赵志丹
    邱瑞照
    王亮亮
    郭铁鹰
    [J]. 科学通报, 2004, (20) : 2095 - 2103
  • [9]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莫宣学
    赵志丹
    邓晋福
    董国臣
    周肃
    郭铁鹰
    张双全
    王亮亮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135 - 148
  • [10] 冈底斯地壳碰撞前增厚及隆升的地质证据:岛弧拼贴对青藏高原隆升及扩展历史的制约
    丁林
    来庆洲
    [J]. 科学通报, 2003, (08) : 836 - 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