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6 条
中国东部NWW向活动断裂带构造特征: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
被引:46
作者:

索艳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鹏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赵淑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
NWW向断裂;
左形左阶;
孕震构造;
板缘;
板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新构造期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时期NE向构造已有很多研究,但NWW向构造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为例,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地震活动性四个方面对中国东部的NWW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的NWW向活动断裂带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性质,并控制了第四纪盆地左阶雁列的展布样式;NWW向活动断裂带是孕震断裂,诱发了多次地震活动。在动力学上,这些断裂带是板缘的不同段落变形在板内不同块体间响应调节的产物,且在周边板块的联合作用下,华北和华南南部NWW向断裂可能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占主导,而东北和华南东部NWW向断裂可能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占主导。
引用
收藏
页码:953 / 9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中、新生代超级汇聚背景下的陆内差异变形:华北伸展裂解和华南挤压逆冲
[J].
李三忠
;
张国伟
;
周立宏
;
赵国春
;
刘鑫
;
索艳慧
;
刘博
;
金宠
;
戴黎明
.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79-107

李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国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周立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赵国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索艳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南部海域断裂活动性
[J].
王洪聚
;
刘保华
;
李西双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5)
:556-564

王洪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刘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李西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
渤海海域晚更新世—全新世的活动构造
[J].
李西双
;
刘保华
;
赵月霞
;
刘晨光
;
吴金龙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0, 32 (05)
:52-59

李西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刘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赵月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刘晨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吴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4]
渤海湾盆地形成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J].
李三忠
;
索艳慧
;
戴黎明
;
刘丽萍
;
金宠
;
刘鑫
;
郝天珧
;
周立宏
;
刘保华
;
周均太
;
焦倩
.
地学前缘,
2010, 17 (04)
:64-89

李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索艳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立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张家口断裂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活动性研究
[J].
周月玲
;
尤惠川
.
震灾防御技术,
2010, 5 (02)
:157-16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张渤带陆地段现代构造应力场的非均匀特征
[J].
张红艳
;
谢富仁
;
崔效锋
;
李瑞莎
.
中国地震,
2009, 25 (03)
:314-324

张红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谢富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崔效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李瑞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7]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李西双
;
刘保华
;
华清峰
;
赵月霞
;
刘晨光
.
海洋科学进展,
2009, 27 (03)
:332-341

李西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刘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华清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赵月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刘晨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8]
张家口断裂发现第四纪晚期活动证据
[J].
尤惠川
;
邵翠茹
;
杨歧焱
;
周江林
;
周月玲
.
震灾防御技术,
2008, 3 (04)
:474-47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华北地区主要构造带的现代运动和应变
[J].
郭良迁
;
马青
;
杨国华
.
国际地震动态,
2007, (07)
:67-75

郭良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10]
首都圈地震活动构造成因的小震精定位分析
[J].
李乐
;
陈棋福
;
陈颙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1)
:24-3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