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度对红壤坡面侵蚀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王丽园 [1 ,2 ]
查轩 [1 ,2 ]
黄少燕 [1 ,2 ]
陈世发 [1 ,2 ]
戴金梅 [1 ,2 ]
刘川 [1 ,2 ]
机构
[1] 不详
[2]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不详
[4]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研究所
[5]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红壤; 坡度; 坡面产沙; 模拟降雨; 坡面产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7.05.007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坡度是红壤坡面侵蚀的重要因子,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3个降雨强度(1.0,1.5,2.0 mm/min),3个坡度(10°,15°,20°)条件下坡度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雨强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增加逐渐缩短,坡度与坡面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同坡度下,随雨强增加初始产流时间及坡面径流量差异均减小。(2)坡度对红壤坡面含沙量的影响表现为平均产沙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大,其中15°坡度下坡面产沙过程波动较大。(3)坡度对坡面径流量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而坡度对坡面产沙量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通过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坡度对红壤坡面侵蚀过程影响,以期为红壤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预测与措施布没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度与地表糙度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J].
王添 ;
任宗萍 ;
李鹏 ;
张辉 ;
苏远逸 ;
支再兴 ;
马田田 ;
孙倩 .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30 (06) :1-6
[2]   黄土坡面片蚀过程稳定含沙量及其影响因素 [J].
盛贺伟 ;
孙莉英 ;
蔡强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8) :1008-1016
[3]   不同土壤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对比分析 [J].
魏小燕 ;
毕华兴 ;
霍云梅 .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30 (04) :44-48
[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耕作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J].
夏积德 ;
吴发启 ;
周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30 (04) :64-67+95
[5]   植被调控红壤坡面土壤侵蚀机理 [J].
张思毅 ;
梁志权 ;
谢真越 ;
卓慕宁 ;
廖义善 ;
郭太龙 ;
李定强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6, (03) :1-5+18
[6]   模拟降雨入渗对岷江流域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J].
胡尧 ;
侯雨乐 ;
李懿 .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30 (02) :62-67+72
[7]   降雨条件下坡面细沟侵蚀模型及临界坡度研究 [J].
李军鹏 ;
董卫国 ;
孟惠芳 ;
贾梦雪 .
灾害学, 2016, 31 (01) :207-212
[8]   不同雨强及坡度下坡面流的水动力特性 [J].
梁志权 ;
卓慕宁 ;
郭太龙 ;
谢真越 ;
廖义善 ;
张思毅 ;
李定强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4) :638-642
[9]   降雨强度和坡度对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 [J].
沈海鸥 ;
郑粉莉 ;
温磊磊 ;
姜义亮 ;
卢嘉 .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46 (07) :162-170
[10]   红壤裸露坡地次降雨土壤侵蚀规律 [J].
秦伟 ;
左长清 ;
晏清洪 ;
王昭艳 ;
杜鹏飞 ;
燕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2) :12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