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地区近25年来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被引:15
作者
罗怀良 [1 ,2 ]
王慧萍 [1 ,2 ]
陈浩 [3 ]
机构
[1]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
[2]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川中丘陵地区; 农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密度; 盐亭县;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0.02.015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盐亭县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23个土壤剖面的采样记录,2007年采集了这23个土壤剖面样品,并分析测定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比发现,盐亭县近25年来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上升2.70t/hm2,上升幅度为5.65%,该县农田土壤具有微弱的碳汇效应。近25年来该县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复杂,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变化差异较大。其中,水稻土、黄壤和紫色土有机碳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冲积土的有机碳密度则明显下降。而就土地利用方式而言,水田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15.38%),而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则基本上保持稳定少变。该区今后应主要通过改良耕作措施,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归还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搞好水土保持;灌溉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水田面积等措施,以达到稳定和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中国农业土壤固碳潜力与气候变化.[M].林而达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
  • [2] 地球系统碳循环.[M].陈泮勤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 [3]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
  • [4] 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罗怀良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2) : 251 - 258
  • [5]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于严严
    郭正堂
    吴海斌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6) : 123 - 130
  • [6]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
    赵其国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 384 - 393
  • [7]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代静玉
    周运超
    张平究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 609 - 618
  • [8]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朱波
    高美荣
    刘刚才
    罗贵生
    张先婉
    [J]. 山地学报, 2003, (01) : 56 - 62
  • [9]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李克让
    王绍强
    曹明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 72 - 80
  • [10]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
    朱波
    陈实
    游祥
    彭奎
    张先婉
    [J]. 土壤学报, 2002, (05) : 743 -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