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特征及形成演化

被引:84
作者
李忠权 [1 ,2 ]
刘记 [1 ,2 ]
李应 [3 ]
杭文艳 [2 ]
洪海涛 [4 ]
应丹琳 [4 ]
陈骁 [4 ]
刘冉 [1 ,2 ]
段新国 [1 ,2 ]
彭戟 [1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3] 密苏里科技大学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威远—安岳; 拉张侵蚀槽; 形成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34.31 [震旦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03 ;
摘要
基于沉积、构造综合分析,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的平面、剖面特征,并根据地层、岩性、构造及区域演化等特征对震旦系进行剥蚀恢复,再现桐湾运动时期拉张侵蚀槽各阶段发育演化及其改造过程。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沿蓬莱—安岳—荣昌一线呈北西向展布,具有东陡西缓的特征。研究横跨拉张侵蚀槽中部的威远—龙女寺地震剖面发现,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是震旦纪期间基底断裂多幕堑垒式活动导致灯影组地层差异抬升、差异侵蚀和差异溶蚀等多种地质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可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通过剖面剥蚀恢复,定量测算了拉张侵蚀槽侵蚀、溶蚀量,最大可达600 m。图11参28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兴凯地裂运动对四川盆地灯影组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 [J].
宋金民 ;
刘树根 ;
孙玮 ;
武文慧 ;
王国芝 ;
彭瀚霖 ;
田艳红 ;
钟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6) :658-670
[2]   四川盆地下组合张性构造特征 [J].
钟勇 ;
李亚林 ;
张晓斌 ;
刘树根 ;
刘定锦 ;
邓小江 ;
陈胜 ;
孙玮 ;
陈燕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5) :498-510
[3]   兴凯地裂运动与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 [J].
刘树根 ;
孙玮 ;
罗志立 ;
宋金民 ;
钟勇 ;
田艳红 ;
彭瀚霖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5) :511-520
[4]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模式及主控因素 [J].
饶松 ;
朱传庆 ;
王强 ;
唐晓音 ;
李卫卫 ;
姜光政 ;
胡圣标 ;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5) :1549-1559
[5]   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沉积演化特征 [J].
李伟 ;
余华琪 ;
邓鸿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81-690
[6]   桐湾运动形成古风化壳对华南上震旦统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南山坪古油藏灯影组储层为例附视频 [J].
张扬 ;
田少亭 ;
吴一凡 ;
李国辉 ;
王亮 ;
冯艳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 (06) :29-31+63+145
[7]   四川盆地前震旦纪沉积岩新认识与油气勘探的意义 [J].
张健 ;
沈平 ;
杨威 ;
杨雨 ;
曾富英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7) :1-5+99
[8]  
Mid—Late Neoproterozoic rift-related volcanic rocks in China:Geological records of rifting and break-up of Rodinia[J]. Linqi Xia~*,Zuchun Xia,Xueyi Xu,Xiangmin Li,Zhongping Ma Xi’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Geological Survey,Xi’an,Shaanxi 710054,China.Geoscience Frontiers. 2012(04)
[9]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J].
洪海涛 ;
谢继容 ;
吴国平 ;
刘鑫 ;
范毅 ;
夏茂龙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1) :37-41+122
[10]   川西盆地演化及盆地叠合特征研究 [J].
李忠权 ;
应丹琳 ;
李洪奎 ;
杨光 ;
曾庆 ;
郭晓玉 ;
陈骁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362-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