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

被引:92
作者
李易隆 [1 ,2 ]
贾爱林 [1 ]
何东博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分院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有效储层; 粗岩相; 硅质胶结; 溶蚀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大面积分布的致密砂岩气藏中,通常局部发育相对优质的有效储层。在对比分析四川盆地广安须家河组气藏及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石盒子组八段和山西组一段气藏基础上,主要从沉积分异和成岩作用2方面研究了有效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得出以下认识:物源体系和水动力环境差异造成的沉积非均质性强烈影响成岩作用,是有效储层形成的基础,高能复合水道中的"粗岩相"利于有效储层的形成;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砂岩致密化的主要机制,以粗粒级的石英颗粒为主的砂(砾)岩,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并作为后期成岩流体运移的通道,但在煤系地层酸性成岩环境中,较纯的石英砂岩容易发生石英次生加大,从而显著降低了砂(砾)岩的孔隙度;自生黏土矿物可能会降低储层渗透率,但自生黏土矿物环边能阻止石英次生加大而保存原生孔隙;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质量的主要机制,受长石等易溶矿物的分布、成岩流体性质和流体通道的共同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致密砂岩自生伊利石的成因及其对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川西地区须四段储层为例 [J].
孟万斌 ;
吕正祥 ;
冯明石 ;
张世华 ;
李敏 ;
麦发海 .
石油学报, 2011, 32 (05) :783-790
[2]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划分 [J].
张文忠 ;
郭彦如 ;
汤达祯 ;
张君峰 ;
李明 ;
许浩 ;
林文姬 ;
陶树 .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685-691
[3]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J].
操应长 ;
王艳忠 ;
徐涛玉 ;
刘惠民 ;
高永进 .
沉积学报, 2009, 27 (02) :230-237
[4]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朱如凯 ;
邹才能 ;
张鼐 ;
王雪松 ;
程荣 ;
刘柳红 ;
周川闽 ;
宋丽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27-339
[5]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 [J].
朱如凯 ;
赵霞 ;
刘柳红 ;
王雪松 ;
张鼐 ;
郭宏莉 ;
宋丽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46-55
[6]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探讨 [J].
陈义才 ;
郭贵安 ;
蒋裕强 ;
赵俊兴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737-742
[7]   川中气田与苏里格气田“甜点”储层对比研究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邹才能 ;
李伟 ;
陶士振 .
天然气工业, 2007, (01) :4-7+145
[8]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岩优质储层成因探讨 [J].
蒋裕强 ;
郭贵安 ;
陈辉 ;
陶艳忠 ;
刘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18-21+104
[9]   苏里格气田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有效储集层成因 [J].
何东博 ;
贾爱林 ;
田昌炳 ;
郭建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69-71
[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 [J].
朱宏权 ;
张哨楠 .
天然气工业, 2004, (02) :2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