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13
作者
旷理雄 [1 ]
郭建华 [1 ]
陈运平 [1 ]
朱美衡 [2 ]
郑好 [1 ]
蔡习尧 [3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3]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储集层; 油气成藏; 石炭系碳酸盐岩;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岩芯资料,分析巴麦地区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影响因素,评价有利储集层分布;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分析油气藏类型与油气注入成藏史,总结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颗粒灰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为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位于巴楚西部巴5—巴参1—麦4—曲1井区一带及周缘;油气藏类型主要为背斜油气藏,其中巴什托背斜油气藏至少发生了海西晚期与喜玛拉雅晚期2次油气注入成藏期,亚松迪Ⅰ号背斜油气藏至少发生了喜玛拉雅晚期1次油气注入成藏期;储集层质量是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构造演化、断裂和圈闭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288 / 22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哈拉哈塘组油气成藏机制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黄太柱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2) :249-254
[2]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黄太柱 ;
肖秋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99-303+322
[3]   夏河地区构造演化及成藏耦合关系研究 [J].
王宏语 ;
樊太亮 ;
武艳 ;
魏福军 .
天然气工业, 2007, (03) :20-23+147
[4]   塔里木盆地基底卷入扭压构造与巴楚隆起的形成 [J].
杨明慧 ;
金之钧 ;
吕修祥 ;
潘文庆 ;
胡剑风 .
地质学报, 2007, (02) :158-165
[5]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油气勘探方向 [J].
何治亮 ;
陈强路 ;
钱一雄 ;
李慧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69-778
[6]   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YQ3井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研究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黄太柱 ;
肖秋苟 .
新疆地质, 2006, (04) :418-422
[7]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输导体系类型及油气成藏 [J].
尹微 ;
樊太亮 ;
曾清波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340-344
[8]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运聚与成藏 [J].
马红强 ;
王恕一 ;
蔺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3) :243-248
[9]   自生矿物序次是确定包裹体期次的根本依据 [J].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54-160
[10]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石炭系油气勘探潜力 [J].
谭开俊 ;
牟中海 ;
吕锡敏 ;
关银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610-6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