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油藏储层微观孔喉分布特征与可动油评价——以十屋油田营城组油藏为例

被引:35
作者
陈志海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微观孔喉; 特低渗储层; 微观可动油; 营城组油藏; 十屋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助室内孔渗分析资料和压汞测定的毛管压力资料,分析了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其重要特点是微观孔喉细小,孔喉分布的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储层的渗透率较低,束缚水饱和度高,残余油饱和度高。应用边界层理论,明确了孔喉内微观可动油的定义,建立了微观可动油的划分界限,并把特低渗储层内的原油划分为水驱可动油和水驱难动油。应用该方法对十屋油田营城组油藏的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核磁共振方法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1+670 +6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十屋油田低渗透油层测井识别技术 [J].
李万才 ;
杨雪 ;
曹玥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S1) :94-101
[2]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6油层组储层综合评价 [J].
程启贵 ;
郭少斌 ;
王海红 ;
王成玉 ;
梁晓伟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5) :415-419
[3]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 [J].
张惠 ;
孟祥振 ;
郭艳琴 ;
张晓泉 ;
杨华 ;
刘艳 ;
冯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3) :242-246
[4]   致密低渗砂岩储层质量控制因素研究——以靖边气田盒8段为例 [J].
谢润成 ;
周文 ;
晏宁平 ;
宋荣彩 ;
赵安坤 ;
王辛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2) :120-123+128
[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J].
杨县超 ;
张林 ;
李江 ;
吴健 .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3) :73-76
[6]   低渗气藏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研究——以苏里格和迪那低渗气藏为例 [J].
杨正明 ;
姜汉桥 ;
李树铁 ;
朱光亚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6) :108-110+119+172
[7]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块评价 [J].
高建 ;
侯加根 ;
林承焰 ;
焦巧平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3-18
[8]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J].
杨正明 ;
张英芝 ;
郝明强 ;
刘先贵 ;
单文文 .
石油学报, 2006, (02) :64-67
[9]   特低渗透油藏可动油的测量及应用 [J].
孙庆和 ;
何玺 ;
林海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06) :35-37+55
[10]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特征.[M].王瑞飞;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