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药对衰老模型大鼠线粒体DNA、血清IL-2、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李丽红 [1 ]
李丽 [2 ]
赵志恩 [2 ]
徐瑶 [2 ]
机构
[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
[2] 贵阳医学院
关键词
灸法; 六味地黄汤; 衰老; 疾病模型,动物; 白细胞介素类;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8.09.027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中药延缓衰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健康清洁级大鼠6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艾灸组、中药组、艾灸加中药组。后4组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大鼠模型,在造模过程中,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艾灸(艾条温和灸"足三里""肾俞""关元")、中药(六味地黄汤加当归、丹参水煎液灌胃)、艾灸加中药治疗。治疗40 d后,测定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含量及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①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和血清IL-6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血清IL-2含量明显减少(P<0.05)。②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和血清IL-6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血清IL-2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艾灸、中药可通过减少肝细胞线粒体DNA、血清IL-6含量,提高血清IL-2含量,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动物线粒体DNA提取简易流程及其优化 [J].
闫华超 ;
贾少波 ;
许恒龙 ;
齐桂兰 .
生物技术通讯, 2007, (01) :95-97
[2]   艾灸对老年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J].
杜艳军 ;
孙国杰 .
针刺研究, 2005, (04) :212-214
[3]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J].
张廷明 ;
赵民生 ;
曹秀虹 .
医药导报, 2005, (11) :1035-1037
[4]   耳针、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血清褪黑素含量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 [J].
梁欣 ;
吕明庄 ;
贺志光 .
中国针灸, 2004, (08) :58-62
[5]   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步建立 [J].
徐智 ;
吴国明 ;
钱桂生 ;
王士雯 ;
薛桥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 (04) :312-315
[6]   大鼠不同组织器官线粒体DNA缺失定量分析及其与老化的关系 [J].
韩维举 ;
韩东一 ;
杨伟炎 ;
姜泗长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2, (04) :305-307
[7]   针灸足三里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J].
李苏 ;
卫国华 ;
王友庆 ;
张芸 ;
许元丰 ;
王晓铃 ;
林朝亮 .
针灸临床杂志, 2002, (01) :21-22
[8]   筛选机制与细胞衰老的DNA损伤假说 [J].
陈作舟 .
激光生物学报, 2001, (02) :81-87
[9]   衰老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J].
陈丹英 ;
王璞玥 ;
高云飞 ;
翟中和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 (02) :76-79
[10]   线粒体DNA定量分析与衰老关系初探 [J].
吴小晶 ;
吴丽娟 ;
李晓东 ;
高枫 .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 (05) :315-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