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焦炉工职业紧张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防控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西某焦化厂焦炉工335人、非焦炉工246人为研究对象,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进行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及个体应变反应三方面调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比较各作业区的暴露水平。[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变化趋势是非焦炉区<炉底<炉侧<炉顶(P=0.001)。焦炉工职业任务平均得分[(182.87±27.28)分]和个体紧张反应得分[(102.97±18.74)分],均高于非焦炉工(均P<0.001);个体应变能力问卷得分[(124.47±22.27)分]低于非焦炉工得分[(126.54±23.07)分](P<0.05)。根据OSI-R量表的3个问卷得分将职业紧张分级,焦炉工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分级,处于高度紧张工人的比例为10.8%和11.6%,中度紧张的比例为31.0%和25.1%,高于非焦炉工(2.8%和1.2%,15.4%和22.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任务过重、炉侧作业和工作环境差是引起个体紧张反应增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87,2.307和1.813;增加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及充足的睡眠是职业紧张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240,0.451,0.566及0.480。[结论]焦炉作业可导致焦炉工职业紧张度升高,任务过重、炉顶炉侧作业和工作环境差可升高焦炉工职业紧张度;增加兴趣爱好、休闲娱乐机会和体育锻炼参与度以及充足的睡眠可缓解焦炉工职业紧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