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深水区地热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120
作者
米立军 [1 ]
袁玉松 [2 ]
张功成 [3 ]
胡圣标 [2 ]
何丽娟 [2 ]
杨树春 [3 ]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勘探部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值; 岩石圈; 岩浆活动; 断裂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392个地温梯度数据和234个大地热流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南海北部深水区地温梯度为2.94~5.22℃/hm,平均为3.91±0.74℃/hm;大地热流值为24.2~121mW/m2,平均为77.5±14.8mW/m2。南海北部地区现今地温场具"热盆"属性,且深水区比浅水区更"热"。大地热流总体变化趋势为:从陆架到陆坡(从北到南)逐渐增高,且增高趋势与地壳减薄趋势一致,同时,平面上存在显著的局部异常点。新生代岩石圈拉张减薄以及新构造运动引发的岩浆、断裂活动是南海北部深水区具"热盆"特征的根本原因,南北向岩石圈减薄程度控制了大地热流总体变化趋势,新构造运动引发的岩浆与断裂活动则是局部热流异常形成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南海北部海底地热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J].
徐行 ;
施小斌 ;
罗贤虎 ;
郭兴伟 ;
杨小秋 .
现代地质, 2006, (03) :457-464
[2]   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 [J].
徐行 ;
施小斌 ;
罗贤虎 ;
刘方兰 ;
郭兴伟 ;
沙志斌 ;
杨小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4) :51-58
[3]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J].
袁玉松 ;
马永生 ;
胡圣标 ;
郭彤楼 ;
付孝悦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118-1126
[4]   试论南海新构造运动的时限及其差异性 [J].
詹文欢 ;
朱照宇 ;
孙龙涛 ;
孙宗勋 ;
姚衍桃 ;
丘学林 .
地质学报, 2006, (04) :491-496
[5]   下扬子苏南地区构造-热演化及烃源岩成烃史研究——以圣科1井为例 [J].
袁玉松 ;
郭彤楼 ;
胡圣标 ;
曾萍 ;
陈安定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6) :753-758
[6]   南黄海南部盆地地温场特征及热-构造演化 [J].
杨树春 ;
胡圣标 ;
蔡东升 ;
冯晓杰 ;
高乐 ;
卢景美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4) :1564-1569
[7]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J].
王良书 ;
李成 ;
刘绍文 ;
李华 ;
徐鸣洁 ;
王勤 ;
葛锐 ;
贾承造 ;
魏国齐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403-407
[8]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J].
胡圣标 ;
何丽娟 ;
汪集旸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11-626
[9]   准噶尔盆地地温分布特征 [J].
邱楠生 ;
王绪龙 ;
杨海波 ;
向英 .
地质科学, 2001, (03) :350-358
[10]   准噶尔盆地热流及地温场特征 [J].
王社教 ;
胡圣标 ;
汪集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6) :77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