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牡蛎在-3℃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细菌菌相变化

被引:21
作者
曹荣 [1 ]
薛长湖 [2 ]
刘淇 [1 ]
殷邦忠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3℃微冻贮藏; 感官品质; 细菌菌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83 [水产品保鲜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对其在-3℃微冻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细菌总数和细菌菌相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牡蛎在微冻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分呈下降的趋势,至第30天时已接近感官拒绝点。细菌总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第60天贮藏期末时为4.1lg cfu.g-1。牡蛎生鲜样品的初始菌相比较复杂,分离到的菌株分别属于14个属(科),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和弧菌(Vibrionaceae)为优势菌,比例分别为22%和20%。微冻贮藏过程中,各个菌属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假单胞菌比例不断增加,成为牡蛎微冻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菌。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The microflora of rainbow trout intestine: a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J].B Spanggaard;I Huber;J Nielsen;T Nielsen;K.F Appel;L Gram.Aquaculture.2000, 1
[2]  
细菌分类学.[M].卢振祖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   鲈鱼在微冻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J].
曾名勇 ;
黄海 .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04) :67-69
[4]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在微冻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J].
曾名勇 ;
黄海 ;
李玉环 ;
黄叶锋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51-355
[5]   石斑鱼低温盐水微冻保鲜的特点 [J].
陈申如 ;
洪冬英 .
渔业现代化, 1996, (06) :21-24
[6]   罗非鱼的微冻保鲜 [J].
沈月新 ;
魏鹤声 ;
童瑞璜 ;
孙佩芳 ;
赵玉慧 ;
欧月爱 ;
童隆华 .
水产学报, 1986, (02) :177-183
[7]  
牡蛎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J].谭桂利;李瑞声;.中国海洋药物.199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