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15
作者
王攀峰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科书研究方法; 方法论; 体系;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7.01.006
中图分类号
G423.3 [教材研究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共同奠定了教科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教科书研究具有不同的理论框架,必须依循相应的分析程序;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教科书研究中灵活运用了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内容分析、调查和统计分析、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未来教科书研究方法的发展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建立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反思意识;加强体系建构,打造完整的教科书研究方论体系;促进范式整合,推动教科书研究范式从单一走向综合;注重合理转化,将其他学科方法论转化为教科书研究方法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大陆小学品德教科书中榜样的嬗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和2005年版小学品德教科书内容分析 [J].
张丽敏 ;
谢均才 .
教育学报, 2016, 12 (03) :28-44
[2]   试论高中哲学教科书阐释方式的转变——基于对哲学概念的分析 [J].
张聪 ;
于伟 .
教育研究, 2015, 36 (03) :119-126
[3]   关于电子教科书基本问题的探讨 [J].
李芒 ;
孙立会 .
教育研究, 2014, 35 (05) :100-106
[4]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反思(下)——基于信息技术教科书使用的访谈研究 [J].
钱薇旭 ;
董玉琦 ;
杨宁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5) :33-38
[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反思(上)——基于9省份5版本教科书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 [J].
包正委 ;
董玉琦 ;
杨宁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3) :24-29+50
[7]  
教科书的本质:教学活动文本[J]. 孙智昌.课程.教材.教法. 2013(10)
[8]   教科书属性分类的理论框架及运用——以语文教科书为例 [J].
张燕华 ;
郑国民 .
课程·教材·教法, 2013, (04) :20-25
[9]   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 [J].
石鸥 ;
石玉 .
教育研究, 2012, 33 (04) :92-97
[10]   教科书性别意识形态的话语分析——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与新亚洲版《学会中国语文》为文本 [J].
傅建明 .
全球教育展望, 2010, 39 (05)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