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基性岩脉成因及动力学背景研究:Sr-Nd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21
作者
张贵山
温汉捷
胡瑞忠
裘愉卓
许成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贵阳
关键词
Sr-Nd同位素; 地幔源区; 地壳拉张; 基性岩脉; 闽东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36 [];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闽东南的海边斜闪煌斑岩脉和赤湖辉长岩脉分别形成于晚白垩世和古新世,为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Al、Na2O>K2O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以橄榄石、单斜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作用。海边和赤湖基性岩脉具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强场元素特征,不相容元素蛛网图显示出大陆边缘弧的地球化学特征,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海边和赤湖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分别为5.0~10.9和11.2~12.0。具有高Sr同位素初始值和低εNd(t)值,海边的(87Sr/86Sr)i:0.70577~0.707574,εNd(t):-8.1~-1.8,赤湖的(87Sr/86Sr)i:0.70547~0.70552,εNd(t):-0.2~0.6。根据Sr、Nd同位素、微量元素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本区基性岩脉的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物质混染。通过Sr、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研究,认为地幔源区的演化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消减洋壳携带的海洋与陆源沉积物参与地幔源区的混合,形成本区基性岩脉的富集地幔源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特别富集是俯冲流体与沉积物共同参与源区演化的结果。海边和赤湖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弧,构造性质应为活动陆缘拉张带(或裂谷带)。晚白垩世和古新世,闽东南发生了地壳拉张事件,与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以来的地壳拉张期次是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793 / 80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闽东南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地质意义 [J].
张贵山 ;
温汉捷 ;
胡瑞忠 ;
裘愉卓 ;
杨光树 ;
于文修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42-148
[2]   赣南中侏罗世玄武岩的Pb-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中生代地幔源区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章邦桐 ;
陈培荣 ;
凌洪飞 ;
孔兴功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2) :145-156
[3]   闽西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 [J].
张贵山 ;
温汉捷 ;
裘愉卓 .
地球化学, 2004, (03) :243-253
[4]   华南白垩—第三纪地壳拉张与铀成矿的关系 [J].
胡瑞忠 ;
毕献武 ;
苏文超 ;
彭建堂 ;
李朝阳 .
地学前缘, 2004, (01) :153-160
[5]   琼南晚白垩世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 [J].
葛小月 ;
李献华 ;
周汉文 .
地球化学, 2003, (01) :11-20
[6]   大同地区早中生代煌斑岩-碳酸岩岩墙群 [J].
邵济安 ;
张永北 ;
张履桥 ;
牟保磊 ;
王佩瑛 ;
郭峰 .
岩石学报, 2003, (01) :93-104
[7]   赣西北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谢桂青 ;
胡瑞忠 ;
贾大成 .
地球化学, 2002, (04) :329-337
[8]   中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玄武岩微量元素和Nd-Sr-Pb同位素研究 [J].
谢昕 ;
徐夕生 ;
邹海波 ;
邢光福 .
岩石学报, 2001, (04) :617-628
[9]   浙闽沿海早白垩世玄武岩锶、钕、铅同位素特征——古老富集型地幔的证据 [J].
杨祝良 ;
沈渭洲 ;
陶奎元 ;
沈加林 .
地质科学, 1999, (01) :62-71
[10]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类地球化学特征[J]. 赵振华,包志伟,张伯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