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比较分析——学术迹与F1000评分、影响因子、被引次数等指标的比较分析

被引:17
作者
迟培娟 [1 ,2 ]
宋秀芳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不详
关键词
个人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学术迹; F1000; 相关性;
D O I
10.13833/j.issn.1007-7634.2018.12.002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意义】比较学术迹、F1000评分、影响因子、被引次数、h指数、ESI高水平论文数量等评价指标用于评价个人学术影响力的效果和相关性。【方法/过程】选取拟南芥遗传学领域的30位学者,查询其SCI发文数量、被引次数、期刊5年影响因子、h指数、ESI高水平论文数量、F1000评分,并计算学术迹,检验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结论】学术迹T与F1000评分低度正相关,与ESI高水平论文数量中度正相关,与平均5年期刊影响因子无相关性,与篇均他引和h指数高度正相关。F1000具有即时评价的优点,可以作为学术迹、h指数等指标的补充。针对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定量和同行评议结合,定量指标多维化才可以解决目前评价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单篇论著影响力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学术迹与Altmetrics评分、F1000评分、Comment的比较 [J].
陈小清 ;
刘丽 ;
邢美园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03) :114-118
[2]   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檀旦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 (01) :111-115
[3]   个人学术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J].
高志 ;
张志强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 (01) :133-138
[4]   单篇论著学术迹与影响矩比较研究 [J].
唐继瑞 ;
叶鹰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5, 41 (02) :4-16
[5]   科学评价视角下F1000、Mendeley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的比较 [J].
宋丽萍 ;
王建芳 ;
王树义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 40 (04) :48-54
[6]   国际学术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 [J].
叶鹰 .
情报学报, 2014, 33 (02) :215-224
[7]   大学的学术矩阵和学术迹探讨 [J].
薛霏 ;
叶鹰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 32 (01) :25-29
[8]   基于软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F1000因子 [J].
刘春丽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2, (03) :383-386
[9]   一种个人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方法 [J].
郑佳之 ;
张杰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06) :957-960
[10]  
The “academic trace” of the performance matrix: A mathematical synthesis of the h‐index and the 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 (I3)[J] . Fred Y. Ye,Loet Leydesdorff.J Assn Inf Sci Tec . 201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