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沙拉岗锑矿控矿构造及成矿时代约束

被引:20
作者
张刚阳 [1 ]
郑有业 [1 ,2 ,3 ]
张建芳 [1 ]
张苏坤 [2 ]
樊子晖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沙拉岗; 锑矿; 金锑成矿带; 南北向构造;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6 [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沙拉岗锑矿床位于中国北喜马拉雅地区然巴杂岩穹窿的东南部40km。该地区至少有4种矿床类型被发现:(1)金矿;(2)金锑矿;(3)锑矿;(4)铅锌(银,锑)矿。沙拉岗是该地区代表性的一个以辉锑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的脉状锑矿床。赋矿围岩为下白垩统甲不拉组板岩、粉砂岩、硅质岩以及辉长岩和闪长岩等侵入体。主要的矿体受控于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多为低角度浅层次的层间断裂,在成矿前和成矿后均有活动。近南北向的构造多为高角度的断裂,切割了矿区的近东西向断裂,闪长岩和辉长岩,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和成矿要素,连通了深部含矿热液和浅表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当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构造发生交汇,沿断裂构造分布的蚀变和矿化的规模随之扩大,往往存在较大规模的工业矿体。锆石SHRIMPU-Pb分析说明辉长岩形成于23·6Ma左右,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及其伴随的锑矿化的时间,至少要晚于23·6Ma。
引用
收藏
页码:2143 / 21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藏南沙拉岗锑矿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及成矿物质来源
    戚学祥
    李天福
    于春林
    [J]. 现代地质, 2008, (02) : 162 - 172
  • [2] 藏南洛扎地区基性岩墙群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童劲松
    刘俊
    钟华明
    夏军
    鲁如魁
    李运怀
    [J]. 地质通报, 2007, (12) : 1654 - 1664
  • [3] 藏南拆离系锑金成矿特征与成因模式
    杨竹森
    侯增谦
    高伟
    王海平
    李振清
    孟祥金
    曲晓明
    [J]. 地质学报, 2006, (09) : 1377 - 1391
  • [4] 新特提斯洋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的一次重要的扩张事件:来自藏南浪卡子地区辉绿岩中锆石SHRIM PU-Pb测年的证据
    江思宏
    聂凤军
    胡朋
    刘妍
    [J]. 地质学报, 2006, (08) : 1130 - 1130
  • [5]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聂凤军
    胡朋
    江思宏
    李振清
    刘妍
    周永章
    [J]. 地质学报, 2005, (03) : 373 - 385
  • [6] 藏南江孜盆地下白垩统硅化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付伟
    周永章
    杨志军
    聂凤军
    李文
    何俊国
    李振清
    胡朋
    [J]. 现代地质, 2005, (02) : 267 - 273
  • [7] 西藏江孜县沙拉岗锑矿床成矿与找矿模式的初步研究
    李金高
    王全海
    陈健坤
    姚鹏
    彭勇民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5) : 533 - 538
  • [8] 藏南拆离带沙拉岗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高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08
  • [9] Evolution of Sb mineralisation in modern fold belts: a comparison of the Sb mineralisation in the Central Andes (Bolivia) and the Western Carpathians (Slovakia)
    Dill, HG
    [J]. MINERALIUM DEPOSITA, 1998, 33 (04) : 359 -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