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EWE模型构建

被引:10
作者
丑庆川 [1 ]
徐华林 [2 ]
刘军 [3 ]
史秀华 [4 ]
机构
[1]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4] 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
关键词
红树林; 湿地; 生态通道; 能量流动;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40327.045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生物组成分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鸟类和碎屑等1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EWE模型,探讨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并评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当前的健康状况。分析表明,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能流的最主要来源是碎屑,能流主要在营养级Ⅰ到Ⅳ之间流动,转化效率最高发生在第Ⅰ和第Ⅱ营养级之间(28.8%),总体转化效率为11.2%,且系统对营养级Ⅱ的利用最为充分。处于低营养级的功能组在系统能量传递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强烈。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参数生物量/总流量(TB/TT)、连接指数(CI)和系统杂食性指数(SOI)分别为0.163、0.123和0.018,综合分析表明,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目前有退化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413 / 14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深圳湾不同生境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J].
周福芳 ;
史秀华 ;
邱国玉 ;
徐华林 .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6511-6519
[2]   南海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及系统特征 [J].
陈作志 ;
邱永松 .
生态学报, 2010, 30 (18) :4855-4865
[3]   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 [J].
徐姗楠 ;
陈作志 ;
郑杏雯 ;
黄小平 ;
李适宇 .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 (03) :393-403
[4]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土地类型的动态分析 [J].
梁素娟 ;
史秀华 ;
张信文 .
林业资源管理, 2009, (04) :74-78
[5]   基于Ecopath模型的北部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J].
陈作志 ;
邱永松 ;
贾晓平 ;
黄梓荣 ;
王跃中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3) :460-468
[6]   红树林的生态学功能及其资源保护 [J].
罗忠奎 ;
黄建辉 ;
孙建新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02) :37-47
[7]   Ecopath with Ecosim在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J].
宋兵 ;
陈立侨 .
海洋科学, 2007, (01) :83-86
[8]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纤毛虫等生物群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J].
刘玉 ;
路宁宁 ;
张俊帆 ;
代晓康 ;
李睿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5) :56-62
[9]   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对策研究 [J].
何奋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4, (04) :81-83+119
[10]   深圳湾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现状调查研究 [J].
吴振斌 ;
贺锋 ;
付贵萍 ;
况琪军 ;
雷志洪 .
海洋科学, 2002, (08)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