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通王断裂带古流体势演化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

被引:3
作者
宋书君
刘震
赵阳
吕优良
牛富玲
机构
[1]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
[2] 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3]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 山东东营
[4] 北京
[5] 山东东营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古流体势; 古孔隙度; 古埋深; 古地层压力; 油气藏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控制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根本因素是地下流体动力场 ,即地下流体势。恢复自烃类形成以来的各个地史时期的古流体势 ,有助于正确认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古流体势恢复可以归结为古孔隙度、古埋深及古地层压力的恢复。东营凹陷通王断裂带沙二段和沙三中段在东营末期和明化镇末期的流体势分布特征分析表明 ,东营凹陷南斜坡下第三系油气藏的分布与古流体势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 ,但是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与古流体势演化的关系又不完全一样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准噶尔盆地东部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J].
刘震 ;
金博 ;
韩军 ;
关强 ;
李培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59-63+112
[2]   油气成藏动力学中的流体动力场 [J].
叶加仁 ;
王连进 ;
邵荣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86-89
[3]   沉积盆地地层古埋深的恢复 [J].
邵新军 ;
刘震 ;
崔文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3-5
[4]   应用油田水地球化学及流体势追踪油气运聚途径 [J].
李伟 ;
李小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6) :34-37+95
[5]   流体势场在三肇地区天然气运聚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树林,白新华,马凤荣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6, (02) :14-18+75-76
[6]   辽西凹陷北洼下第三系异常地层压力分析 [J].
刘震 ;
张万选 ;
张厚福 ;
邓祖佑 .
石油学报, 1993, (01) :14-24
[7]   东濮凹陷流体势和天然气运移、聚集 [J].
华保钦 ;
吴石中 .
沉积学报, 1990, (03) :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