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补给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3
作者
赵佳辉
李一鸣
陈宝辉
机构
[1]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水分运移; 评价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地下水补给是水循环重要过程,选择正确的方法评价地下水补给量对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将地下水补给方法分为物理法、示踪法和数值模拟法,总结了地下水补给方法的优缺点,为计算地下水补给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4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河北省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分析.[D].杨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1
[2]  
卫宁平原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研究.[D].胡现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08
[3]  
Assessing impact of irrigation water on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quality in arid environment using CFCs; tritium and stable isotopes; in the Zhangye Basin; Northwest China.[J].Dajun Qin;Yunping Qian;Liangfeng Han;Zhimin Wang;Chen Li;Zhanfeng Zhao.Journal of Hydrology.2011, 1
[4]  
Estim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from water storage structures in a semi-arid climate of India.[J].V.N. Sharda;R.S. Kurothe;D.R. Sena;V.C. Pande;S.P. Tiwari.Journal of Hydrology.2006, 1
[5]   Using groundwater levels to estimate recharge [J].
Healy, RW ;
Cook, PG .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2, 10 (01) :91-109
[6]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 [J].
张施跃 ;
束龙仓 ;
闵星 ;
胡慧杰 ;
邹志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 (03) :860-867
[7]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J].
李鹏 ;
许海丽 ;
潘云 ;
孙颖 ;
王新娟 .
水文, 2017, 37 (02) :31-35
[8]   长武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潜水补给的影响 [J].
程立平 ;
刘文兆 ;
李志 ;
韩晓阳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 (05) :670-678
[9]   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及包气带岩性影响分析 [J].
谭秀翠 ;
王刚 ;
王华敬 .
灌溉排水学报, 2016, 35 (06) :76-80
[10]   不同降水及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 [J].
霍思远 ;
靳孟贵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 42 (05) :6-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