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40
作者
孙鹏飞
易齐涛
许光泉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水化学; 因子分析; 淮南矿区; 淮北矿区;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959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分析沉陷积水区主要补给水源及相应的溶质来源,在淮南"潘谢"矿区和淮北"朱-杨庄"矿区各选取3个研究站点,基于水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各研究水域主要离子质量浓度、组成及类型,采用Gibbs图及因子分析方法,对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水体总溶解性固体(TDS)质量浓度在丰、平、枯水期总体上逐渐升高,淮北沉陷积水区水体的矿化度、碱度和总硬度均高于淮南沉陷积水区。水化学组成在区域范围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性,HCO-3和Na+在阴阳离子中占有最大比例;淮南3个站点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HCO-3-Cl-和Na+-Ca2+-HCO-3型,淮北3个站点则为Na+-Mg2+-HCO-3型。Gibbs图和因子分析共同揭示了淮南沉陷积水区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浅层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的双重影响,而淮北沉陷积水区离子组成主要体现了区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345 / 13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两淮采煤沉陷积水区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进程.[J].曲喜杰;易齐涛;胡友彪;严家平;喻怀君;董祥林;.应用生态学报.2013, 11
[2]   两淮采煤沉陷区水域水体富营养化及氮、磷限制模拟实验 [J].
王婷婷 ;
易齐涛 ;
胡友彪 ;
严家平 ;
喻怀君 ;
董祥林 .
湖泊科学, 2013, 25 (06) :916-926
[3]   采煤沉陷积水区土壤覆水初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磷迁移转化的耦合研究 [J].
谢凯 ;
易齐涛 ;
孙鹏飞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11) :3101-3110
[4]  
区域水化学条件对淮南采煤沉陷区水域沉积物磷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J].易齐涛;孙鹏飞;谢凯;曲喜杰;王婷婷;.环境科学.2013, 10
[5]   鄱阳湖流域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J].
胡春华 ;
周文斌 ;
夏思奇 .
环境化学, 2011, (09) :1620-1626
[6]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下水氟、溶解性总固体空间变异特征 [J].
吴泊人 ;
钱家忠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53-458
[7]   太湖北部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叶宏萌 ;
袁旭音 ;
葛敏霞 ;
李继洲 ;
孙慧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1) :23-27
[8]   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氟的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丁丹 ;
许光泉 ;
何晓文 ;
梁修雨 ;
许志洋 .
水资源保护, 2009, 25 (02) :64-68
[9]   青海湖流域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初探 [J].
侯昭华 ;
徐海 ;
安芷生 .
地球与环境, 2009, 37 (01) :11-19
[10]   湖北丹江口水库主要离子化学季节变化及离子来源分析 [J].
李思悦 ;
谭香 ;
徐志方 ;
张全发 .
环境科学, 2008, (12) :3353-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