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藏沉积相及平面展布

被引:8
作者
叶萍
尹太举
郭青松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跃进二号油田; 辫状河三角洲; 现代沉积模式; 分流砂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跃进二号油田含油层位包括下油砂山组(N21)、上干柴沟组(N1)和下干柴沟组下部(E31)三个主力油组。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是一般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要砂体类型为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并根据沉积物粒度、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和现代河流沉积模式类型,认为本区大的沉积背景仍然为辫状河三角洲,但沉积微相类型和砂体成因模式与一般辫状河三角洲不同,即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砂坝为特征,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欠发育。主力油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湖盆水体浅,入湖水流在向湖推进过程中,流水动能强,分流河道主要起输送沉积物通道作用,沉积作用弱,而分流河道之间水体能量相对弱的区域沉积作用强,因而形成了以分流砂坝沉积为主的沉积特征,这种沉积模式打破了传统三角洲沉积以河道和河口坝沉积为主的相模式,建立了以土豆状散布于河道间的分流砂坝为格架的沉积微相新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渤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大型油气田勘探 [J].
朱伟林 ;
李建平 ;
周心怀 ;
郭永华 .
沉积学报, 2008, (04) :575-582
[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J].
朱筱敏 ;
张义娜 ;
杨俊生 ;
李德江 ;
张年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2) :244-251
[3]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 [J].
施振生 ;
杨威 ;
金惠 ;
朱秋影 ;
刘满仓 ;
郭长敏 .
沉积学报, 2008, (02) :211-220
[4]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跃东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J].
路琳琳 ;
纪友亮 ;
刘云田 ;
寿建峰 ;
黄建军 ;
刘海军 .
古地理学报, 2008, (02) :139-149
[5]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相及平面展布 [J].
郭长敏 .
天然气技术, 2008, (01) :19-22+31+93
[6]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发育特征 [J].
赵俊峰 ;
刘池洋 ;
喻林 ;
黄雷 ;
刘永涛 ;
高飞 .
沉积学报, 2007, (04) :535-544
[7]   河流相储层沉积学表征 [J].
李阳 .
沉积学报, 2007, (01) :48-52
[8]   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新型辫状河沉积模式 [J].
何顺利 ;
兰朝利 ;
门成全 .
石油学报, 2005, (06) :25-29
[9]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J].
赵翰卿 ;
付志国 ;
吕晓光 ;
田东辉 ;
王广运 .
石油学报, 2000, (04) :109-113+125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J].
李维锋 ;
高振中 ;
彭德堂 ;
王成善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1)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