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发育特征

被引:30
作者
赵俊峰
刘池洋
喻林
黄雷
刘永涛
高飞
机构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直罗组; 砂岩;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4.007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根据岩性旋回结构,在全盆地范围将直罗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分段制图表明,直罗组上、下段地层厚度展布规律与全组厚度展布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西厚东薄;上段地层较下段厚。下段砂岩层数少、单层厚度大;而上段砂岩以层多、层薄为特点。直罗组砂岩总体成熟度较低,区域制图和碎屑组分等反映周缘存在多个源区。砂岩粒度分布表现为河道和分流河道等沉积特征。直罗组砂岩发育多种反映陆上河流沉积环境的层面和层理构造。综合分析认为,在今残留盆地范围内,直罗组下段以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为主,东北部可见三角洲平原沉积。上段以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为主。直罗组下段辫状河道砂岩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连通性和成层性,是砂岩型铀矿和石油的良好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内蒙古东胜砂岩型铀矿床形成条件与成矿作用 [J].
张复新 ;
乔海明 ;
贾恒 .
地质学报, 2006, (05) :733-739
[2]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3]   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构造特征 [J].
赵俊峰 ;
刘池洋 ;
喻林 ;
梁积伟 ;
黄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59-166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底部砂体成因分析——砂岩型铀矿床预测的空间定位基础 [J].
焦养泉 ;
陈安平 ;
王敏芳 ;
吴立群 ;
原海涛 ;
杨琴 ;
张承泽 ;
徐志诚 .
沉积学报, 2005, (03) :371-379
[5]  
砂岩透镜体储油机理新认识.[J].孙卫国;杨成顺;.油气地球物理.2005, 02
[6]  
砂岩透镜体储油机理新认识.[J].孙卫国;杨成顺;.油气地球物理.2005, 02
[7]   辫状沉积砂体与砂岩型铀矿的关系剖析 [J].
吴仁贵 ;
余达淦 .
铀矿地质, 2005, (02) :92-96+104
[8]   砂体非均质性是铀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铀成矿规律探讨 [J].
焦养泉 ;
陈安平 ;
杨琴 ;
彭云彪 ;
吴立群 ;
苗爱生 ;
王敏芳 ;
徐志诚 .
铀矿地质, 2005, (01) :8-15
[9]   沉积体系分析与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讨论——以鄂尔多斯中新生代盆地东胜地区为例 [J].
吴仁贵 ;
陈安平 ;
余达淦 ;
祝民强 ;
周万蓬 .
铀矿地质, 2003, (02) :94-99
[10]   砂体及其研究价值 [J].
田兆成 ;
姜秀萍 .
吉林地质, 2002, (04)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