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红柳泉—跃东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10
作者
路琳琳 [1 ]
纪友亮 [2 ]
刘云田 [3 ]
寿建峰 [4 ]
黄建军 [1 ]
刘海军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新近系; 下油砂山组; 层序;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跃东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作了细致的沉积相分析研究。下油砂山组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浊积相等几种沉积相类型,分析了其发育特征及分布范围。以识别出的4个三级层序为单位,详细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Ⅰ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为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中西部地区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Ⅱ层序沉积时期,沉积相分布格局与Ⅰ层序基本一致;Ⅲ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范围有所缩小,中西部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范围持续扩张,分布范围较前期增大;Ⅳ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依旧发育冲积扇,中西部地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快速地向东推进,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已达研究区中心。结合构造、物源、气候等因素分析了沉积相展布及演化的控制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 [J].
马达德 ;
寿建峰 ;
胡勇 ;
王少依 ;
徐宁 .
沉积学报, 2005, (04) :589-595
[2]   柴达木盆地西南区古近系及新近系砂岩储层 [J].
马达德 ;
王少依 ;
寿建峰 ;
陈子炓 ;
秦玉娟 ;
唐光明 .
古地理学报, 2005, (04) :519-528
[3]   阿尔金地区高精度层序解释与砂体预测 [J].
吴因业 ;
刘云田 ;
江波 ;
刘忠 ;
李军 ;
崔化娟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4) :357-359
[4]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沉积物源及储集层物性研究 [J].
刘云田 ;
杨少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4) :360-362
[5]   阿尔金斜坡地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分析 [J].
戴林 ;
纪友亮 ;
刘成鑫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2) :172-174
[6]   柴西南地区第三系有利储集体分布预测 [J].
赵贤正 ;
吴因业 ;
邵文斌 ;
郭彬程 ;
余辉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50-53
[7]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湖侵体系域及相关储集体 [J].
吴因业 ;
靳久强 ;
李永铁 ;
江波 ;
郭彬程 ;
方向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232-243
[8]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狮凹陷第三系下干柴沟组层序地层格架 [J].
蒋宏忱 ;
于炳松 ;
王黎栋 ;
穆剑 ;
刘忠宝 .
现代地质, 2002, (04) :382-388
[9]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J].
金振奎 ;
张响响 ;
邹元荣 ;
王邵华 ;
明海慧 ;
周新科 ;
杜社卿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99-108
[10]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斜坡层序地层及湖盆充填型式 [J].
付国民 ;
李永军 ;
梁志录 ;
柳煜 .
中国地质, 2002, (02) :17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