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站资料的灰霾观测判据研讨

被引:7
作者
宋文英
梅士龙
孙华
机构
[1] 嘉兴市气象局
关键词
灰霾; 自动站资料; 人工观测; 判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6 [观测记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当前有较大争议的灰霾观测中两个判据(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阈值选取问题,对嘉兴市2007—2009年人工观测灰霾记录,观测站能见度自动仪及相对湿度等资料以及2007—2009年环保部门空气污染指数、周边地市霾日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人工观测灰霾日数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根据同年份能见度自动仪资料及相对湿度自动站资料,调试不同的阈值,将得出的灰霾天数与人工观测值再次进行对比,最终提出一个适用于本地实际的灰霾日观测判据,并指出经过订正后的自动站资料可替代人工观测值用于霾雾的辨析。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能见度自动仪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J].
朱补全 ;
梅士龙 .
浙江气象, 2010, 31 (02) :25-28
[2]   江苏沿江一次重霾天气成因分析 [J].
俞剑蔚 ;
孙燕 ;
张备 ;
董喜春 ;
陈雨 .
气象科学, 2009, 29 (05) :664-669
[3]   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浓雾监测预报中的几点新进展 [J].
田小毅 ;
吴建军 ;
严明良 ;
袁成松 ;
焦圣明 .
气象科学, 2009, 29 (03) :414-420
[4]   霾的判别方法探讨 [J].
李崇志 ;
于清平 ;
陈彦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2) :327-332
[5]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Ⅱ)——雾水化学性质分析 [J].
封洋 ;
张国正 ;
朱彬 ;
濮梅娟 ;
刘端阳 ;
严文莲 .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17-24
[6]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J].
吴兑 .
环境化学, 2008, (03) :327-330
[7]   1999—2003年我国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 [J].
杨琨 ;
孙照渤 ;
倪东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1) :92-96
[8]   华北平原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J].
李江波 ;
沈桐立 ;
侯瑞钦 ;
孔凡超 ;
王山旗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6) :819-827
[9]   都市霾与雾的区分及粤港澳的灰霾天气观测预报预警标准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广东气象, 2007, (02) :5-10+28
[10]   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 [J].
张保安 ;
钱公望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 (01)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