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成藏组合划分与分布评价

被引:25
作者
苏复义 [1 ]
周文 [2 ]
金文辉 [2 ]
邓虎成 [2 ]
刘岩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成藏组合; 含油气系统;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成藏组合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在划分过程中,主要根据成藏组合的定义,并充分考虑目的层的:①烃源岩分布和砂体分布;②构造、古构造分布、主要断裂分布及油气运移疏导系统空间分布;③所在成藏组合主要烃源岩分布;④所在成藏组合盖层分布,特别是区域性盖层分布。另外,还考虑目前认识的构造圈闭及可能的其他圈闭分布情况,并分析含油气系统的保存情况。盆地中生界延长组划分为6个成藏组合:长10—长7下部成藏组合、长7—长5中部成藏组合、长7—长4+5中部成藏组合、长4+5—长3上部成藏组合、长4+5—长2上部成藏组合和长4—长1上部成藏组合。通过对各组合的生、储、盖层分析,认为中生界成藏组合主要分布在伊-陕斜坡西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和天环坳陷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582 / 5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古生界成藏组合研究.[D].王建麾.成都理工大学.2009, 02
[2]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J].
梁宇 ;
任战利 ;
王彦龙 ;
史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182-191
[3]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成藏系统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谢世文 ;
易超 ;
熊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157-164
[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1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 [J].
罗晓容 ;
张刘平 ;
杨华 ;
付金华 ;
喻建 ;
杨飏 ;
武明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70-778+837
[5]   论成藏组合在勘探评价中的意义 [J].
童晓光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6) :1-8+203
[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地质特征 [J].
许建红 ;
程林松 ;
鲍朋 ;
屈雪峰 ;
王选茹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5) :13-17+195
[7]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 [J].
喻建 ;
宋江海 ;
向惠 .
天然气工业, 2004, (12) :35-37+184
[8]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 [J].
李德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1-7
[9]   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主要认识和勘探方向 [J].
陈永武 ;
何文渊 .
石油学报, 2004, (06) :1-7
[10]   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J].
付金华 ;
罗安湘 ;
喻建 ;
毛明陆 .
石油学报, 2004, (02)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