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存现句中动词的非宾格性

被引:37
作者
隋娜
王广成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存现动词; 非宾格; 非作格; 事件类型; 事件谓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在汉语存现句的研究文献中,有些学者认为有两类存现动词不属于非宾格动词:一类是"游、飞、爬"等标明运动方式的运动动词;另一类是"写、画、绣、刻"等及物动词。本文分析了汉语存现句中这两类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这两类动词同其它典型的存现动词一样,都表现出非宾格性。本文提出,动词属性的变化来自事件谓词OCCUR的影响。本研究验证了黄正德(2007)的假设,认为动词非宾格、非作格的分类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事件类型,同时也支持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30+328 +3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语义解释 [J].
王秀卿 ;
王广成 .
现代外语, 2008, (02) :131-140+218
[2]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J].
黄正德 .
语言科学, 2007, (04) :3-21
[3]   有关“施事后置”及“非宾格假说”的几个问题 [J].
吕云生 .
语言科学, 2005, (05) :50-70
[4]   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 [J].
唐玉柱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84-87
[5]   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 [J].
徐烈炯 .
中国语文, 2002, (05) :400-410+478
[6]   作格动词与存现结构症结 [J].
赵彦春 .
外语学刊, 2002, (02) :63-67
[7]   存现句与格理论的发展 [J].
熊仲儒 .
现代外语, 2002, (01) :36-47+35
[8]   英汉语存现句的生成语法研究 [J].
韩景泉 .
现代外语, 2001, (02) :143-158
[9]   存现句中的there [J].
唐玉柱 .
现代外语, 2001, (01) :23-33
[10]   逻辑判断基本类型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 [J].
沈园 .
当代语言学, 2000, (03) :1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