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Ⅳ.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的种间杂种优势

被引:8
作者
崔国惠
倪中福
吴利民
李元清
孙其信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
[2] 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斯卑尔脱小麦; 种间杂种; 杂种优势; 籽粒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利用 6个普通小麦品系与 14个从国外引进的斯卑尔脱小麦杂交 ,研究了种间杂种优势表现 ,并探讨了扩大杂交小麦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和构建种间杂种优势群的途径。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种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就平均优势而言 ,单株产量、单穗产量和千粒重优势最大 ,分别为111.39%、6 2 .77%、45 .72 % ,单株穗数、株高和主穗粒数优势次之 ,分别为 2 4.13%、2 0 .18%和 12 .76 % ,主穗小穗数和主穗长优势较小 ,分别为 4.0 8%和 0 .6 7%。研究还发现 ,种间杂种抽穗期比母本普通小麦晚 0~ 6 d,但较父本斯卑尔脱小麦提前 2 0 d左右 ,表明早熟性呈部分显性遗传 ;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的杂种优势比普通小麦分别提高了 8.5 5 %、12 .13%和 9.91% ,一些组合沉淀值表现超亲优势。说明利用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既可以扩大小麦亲本间的遗传差异 ,又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杂种优势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 Ⅲ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的研究
    崔国惠
    倪中福
    刘志勇
    王晓玲
    吴利民
    孙其信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 (04) : 333 - 338
  • [2] 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孙其信
    倪中福
    刘志勇
    陈希勇
    高建伟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 10 - 10
  • [3]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Ⅱ.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RAPD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倪中福
    孙其信
    刘志勇
    黄铁城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2) : 3 - 11
  • [4]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杨振玉
    高勇
    赵迎春
    魏耀林
    华泽田
    张忠旭
    高日玲
    [J]. 作物学报, 1996, (04) : 422 - 429
  • [5]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Ⅰ.利用RAPD标记研究小麦品种间遗传差异
    孙其信
    黄铁城
    倪中福
    J.D.Procunier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6, (02)
  • [6] 小麦品种间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赵万春,陈光斗
    [J]. 西北植物学报, 1996, (03) : 271 - 276
  • [7] 普通小麦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研究
    刘广田
    张树榛
    侯广云
    王岳光
    [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2) : 53 - 57
  • [8] 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 Ⅰ.杂种优势分析[J]. 宋希云,张爱民,黄铁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S2)
  • [9] T型杂种小麦优势表现的形态及遗传基础 Ⅱ.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的关系[J]. 孙其信,郭玉响.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5(04)
  • [10] T型杂种小麦优势表现的形态及遗传基础 Ⅰ产量优势的形态基础
    孙其信
    王士芸
    [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5, (04) : 54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