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强震区映秀地区泥石流的危险性

被引:8
作者
刘清华
唐川
常鸣
余斌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汶川地震区; 降雨频率; 泥石流规模; 平均堆积厚度; 危险性评价;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2.05.020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汶川地震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及附近于2010-08-14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简称"8.14"泥石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区松散固体物源丰富,泥石流灾害相对活跃,估算未来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并评价其危险性,是泥石流灾害风险管制的首要工作。在研究四川省部分地区的泥石流和对应降雨频率资料的基础上,得到泥石流规模和降雨频率之间的关系式。以映秀"8.14"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和降雨频率为基础数据,通过泥石流规模和降雨频率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得到映秀及附近岷江两岸13条泥石流沟在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规模。以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平均堆积厚度(泥石流规模/堆积扇面积)、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度、流域切割密度和不稳定沟床比例为危险性判断因子,分别对映秀及邻近地区的13条泥石流沟在100 a、50 a、20 a、10 a和5 a一遇5种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5种降雨频率下,8条沟的泥石流危险性为高度,4条沟的为中度到高度,1条沟的为中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92 / 5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J].
刘清华 ;
余斌 ;
唐川 ;
李丽 .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06) :670-677
[2]   汶川地震后四川安县甘沟堵溃泥石流及其对策 [J].
游勇 ;
陈兴长 ;
柳金峰 .
山地学报, 2011, 29 (03) :320-327
[3]   汶川震区映秀镇“8·14”特大泥石流灾害调查 [J].
唐川 ;
李为乐 ;
丁军 ;
黄翔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1) :172-180
[4]   5·12地震后灾区泥石流危险度增加系数评价 [J].
沈兴菊 ;
张金山 ;
王士革 ;
谢洪 ;
魏军林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5) :96-100
[5]   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公式的由来及其应用实例 [J].
刘希林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 30 (03) :241-245+261
[6]   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 [J].
唐川 .
山地学报, 2010, (03) :341-349
[7]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J].
谢洪 ;
钟敦伦 ;
矫震 ;
张金山 .
山地学报, 2009, (04) :501-509
[8]   唐家山堰塞坝“9·24”泥石流堵江及溃决模式 [J].
胡卸文 ;
吕小平 ;
黄润秋 ;
任晓明 ;
汪雪瑞 ;
刘娟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9, 44 (03) :312-320+326
[9]   喇嘛溪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分析 [J].
魏成武 ;
巫锡勇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15 (06) :170-172
[10]   大桥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分析 [J].
朱海勇 ;
胡卸文 ;
吕小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5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