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夏季大气颗粒物中碳粒径分布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被引:14
作者
缪青 [1 ]
张泽锋 [1 ]
李艳伟 [1 ]
段卿 [1 ]
秦鑫 [1 ,2 ]
徐彬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2]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黄山; 有机碳; 元素碳; 粒径分布; 后向轨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Anderson 9级撞击式采样器和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2014年6月30日7月27日期间黄山光明顶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并结合二次离子和后向轨迹讨论其潜在来源.结果表明,黄山光明顶OC、EC的平均质量浓度在PM1.1中分别为(2.89±1.40),(0.14±0.19)μg/m3,在PM2.1中分别为(3.76±2.05),(0.17±0.24)μg/m3,在PM9.0中分别为(5.60±2.96),(0.18±0.25)μg/m3.OC和EC主要富集在≤0.43μm段,占PM9.0中OC、EC质量浓度的25.97%和51.10%.观测期间EC来自外部输送,OC既存在外部输送也存在局地贡献.根据后向轨迹模式,观测期间碳质颗粒的外部输送主要来源为东部城市群以及西北地区和武汉一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938 / 19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亚青会期间南京污染气体与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J]. 邹嘉南,安俊琳,王红磊,邵平,段卿,薛国强,庞博.环境科学. 2014(11)
[2]  
亚青会期间南京市气溶胶中OC和EC的粒径分布[J]. 王红磊,朱彬,安俊琳,段卿,邹嘉南,沈利娟.环境科学. 2014(09)
[3]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J].
王爱平 ;
朱彬 ;
银燕 ;
金莲姬 ;
张磊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4) :852-861
[4]   南京市PM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吴梦龙 ;
郭照冰 ;
刘凤玲 ;
卢霞 ;
刘杰 ;
任玉锐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3, (07) :1160-1166
[5]   天津市典型城区大气碳质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 [J].
程萌田 ;
金鑫 ;
温天雪 ;
樊晓燕 ;
王辉 ;
王跃思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2) :115-121
[6]   上海中心城区冬季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组成变化特征 [J].
王东方 ;
高松 ;
段玉森 ;
张元茂 ;
魏海萍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35 (07) :55-58+72
[7]   北京乡村地区分粒径气溶胶OC及EC分析 [J].
颜鹏 ;
郇宁 ;
张养梅 ;
周怀刚 .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3) :285-293
[8]   中国南部四背景地区春季大气碳质气溶胶特征与来源 [J].
罗运阔 ;
陈尊裕 ;
张轶男 ;
Engling Guenter ;
张智胜 ;
桑雪芳 ;
王雪梅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11) :1543-1549
[9]   黄山大气气溶胶微观特性的观测研究 [J].
银燕 ;
陈晨 ;
陈魁 ;
安俊琳 ;
王巍巍 ;
林振毅 ;
严家德 ;
王静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2) :129-136
[10]   黄山风景区气候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研究 [J].
程静静 .
黄山学院学报, 2010, 12 (01)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