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4石炭系油藏成藏过程再认识

被引:9
作者
杨楚鹏 [1 ]
张宝民 [2 ]
王飞宇 [3 ]
卢玉红 [4 ]
肖七林 [1 ]
张海祖 [4 ]
廖泽文 [1 ]
耿安松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藏过程; 石炭系; 塔中4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中,塔中4石炭系油藏成藏过程具有代表性。对该油藏原油的分子以及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解剖,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和烃类成藏过程中储集层沥青、包裹体的记录,对其成藏过程重新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塔中地区存在两类烃源灶的分布,分别为中、上奥陶统烃源灶和中、下寒武统烃源灶,它们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复合供烃造就了塔中4石炭系油藏;其中CⅠ油组属于原生性一次充注成藏,油源单一,后期几乎没有遭受任何地球化学作用的改造;CⅢ属于典型多源、多期充注、后期改造型油气藏,经历了较多的地球化学改造作用;CⅡ油藏与CⅢ油藏关系密切,部分油气为CⅢ油藏调整、改造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中隆起志留系沥青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研究与成藏年代探讨 [J].
张有瑜 ;
Hors Ztwingmann ;
刘可禹 ;
罗修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166-174
[2]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中氮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刘全有 ;
戴金星 ;
刘文汇 ;
秦胜飞 ;
张殿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1) :12-17
[3]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油源对比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方向 [J].
马安来 ;
金之钧 ;
王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56-362
[4]   油气成藏期研究新进展 [J].
马安来 ;
张水昌 ;
张大江 ;
金之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71-276
[5]   运用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油的二次运移 [J].
刘洛夫 ;
康永尚 .
地球化学, 1998, (05) :475-482
[6]   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定年分析油气藏形成期 [J].
王飞宇 ;
郝石生 ;
雷加锦 .
石油学报, 1998, (02) :51-54+6
[7]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J].
王飞宇 ;
何萍 ;
张水昌 ;
赵孟军 ;
雷加锦 .
地质论评, 1997, (05) :540-546
[8]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水昌等著, 2004
[9]  
Source facies of the Paleozoic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Tabei uplift, Tarim Basin, NW China: implications from aryl isoprenoids in crude oils[J] . Yongge Sun,Shiping Xu,Hong Lu,Pingxia Cuai.Organic Geochemistry . 2003 (4)
[10]  
Gas washing of oil along a regional transect, offshore Louisiana[J] . Steven Losh,Lawrence Cathles,Peter Meulbroek.Organic Geochemistry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