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13
作者
曹剑 [1 ]
边立曾 [1 ]
胡凯 [1 ]
刘云田 [1 ]
汪立群 [2 ]
杨少勇 [2 ]
陈琰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侏罗系泥质烃源岩; 沉积环境;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侏罗系(中下侏罗统)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湖相与三角洲相环境。研究了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中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结果发现,有3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差异显著,包括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重排藿烷的丰度以及规则甾烷的相对组成。其中,不同时代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则甾烷组成上;而不同沉积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三环萜烷(C19、C20、C21)的分布型式及重排藿烷的丰度。分析认为,这些差异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生源组成有密切关系。据此,初步将这些参数应用于两方面研究,一是为划分地层沉积环境提供"生物标志物相标志",二是研究油源对比,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21 / 1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沉积环境演变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杨平 ;
杨玉芹 ;
马立协 ;
董宁 ;
袁秀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2) :160-164
[2]   扬子区新元古代“雪球”时期古环境的分子地球化学证据 [J].
李美俊 ;
王铁冠 .
地质学报, 2007, (02) :220-229
[3]   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七号构造油气成藏过程与模式 [J].
李宏义 ;
汤良杰 ;
姜振学 ;
罗群 .
地质学报, 2007, (02) :271-276
[4]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北地区油源对比 [J].
彭立才 ;
彭小群 ;
汪立群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5) :526-529
[5]   柴达木盆地北缘井下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邵文斌 ;
彭立才 ;
汪立群 ;
朱思俊 .
石油学报, 2006, (04) :36-39
[6]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沉积相 [J].
金振奎 ;
齐聪伟 ;
薛建勤 ;
王春生 ;
范小娜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0
[7]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 [J].
陈志勇 ;
肖安成 ;
周苏平 ;
何光玉 .
地学前缘, 2005, (03) :149-155
[8]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J].
焦贵浩 ;
秦建中 ;
王静 ;
王东良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50-255+259
[9]   中国南方高、过成熟区海相油源对比问题 [J].
梁狄刚 ;
陈建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8-14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 [J].
张敏 ;
尹成明 ;
陈琰 .
沉积学报, 2005, (01) :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