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赔礼道歉的合理性研究
被引:2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兵
机构
: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来源
:
清华法学
|
2010年
/ 4卷
/ 06期
关键词
:
赔礼道歉;
表达自由;
执行;
适用范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摘要
:
赔礼道歉作为一种民事责任方式,其心理基础是良心或自向性的负罪感和他向性的悔恨情感。法院判决赔礼道歉并强制执行,有可能和公民的宪法权利(如表达自由)发生冲突,并且违反了文明法律保护人格尊严之一般价值追求,不符合比例原则,更非寻求两全其美手段之正确途径。司法实践中,对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法院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有限制模式和扩张模式之区分。基于赔礼道歉之道德基础与内在属性,当明确其不可替代行为之性质。虽然侵权责任法仍沿袭这一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亦应作限制处理,以减少其副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赔礼道歉的法律化:何以可能及如何实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忠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
15
(02)
: 118
-
128
[2]
商标侵权纠纷是否适用赔礼道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丹
[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
(03)
: 40
-
43
[3]
论赔礼道歉民事责任方式的适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翠英
[J].
河北法学,
2008,
(04)
: 133
-
136+141
[4]
从“强制取得”到对债的依归——关于民事责任性质的思考
柳经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柳经纬
[J].
政法论坛,
2008,
(02)
: 20
-
30
[5]
叶辛向我赔礼道歉[J]. 段平.版纳. 2006(01)
[6]
论赔礼道歉作为民事救济的局限性附视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冀宗儒
[J].
人民司法,
2005,
(09)
: 60
-
62
[7]
不宜判决“赔礼道歉”
何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何玲龙
姚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姚德祥
[J].
法学杂志,
1994,
(01)
: 42
-
42
[8]
侵权责任法[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新宝著, 2006
[9]
人格权法研究[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5
[10]
判解研究[M].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王利明主编, 2005
←
1
2
→
共 19 条
[1]
赔礼道歉的法律化:何以可能及如何实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忠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
15
(02)
: 118
-
128
[2]
商标侵权纠纷是否适用赔礼道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丹
[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
(03)
: 40
-
43
[3]
论赔礼道歉民事责任方式的适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翠英
[J].
河北法学,
2008,
(04)
: 133
-
136+141
[4]
从“强制取得”到对债的依归——关于民事责任性质的思考
柳经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柳经纬
[J].
政法论坛,
2008,
(02)
: 20
-
30
[5]
叶辛向我赔礼道歉[J]. 段平.版纳. 2006(01)
[6]
论赔礼道歉作为民事救济的局限性附视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冀宗儒
[J].
人民司法,
2005,
(09)
: 60
-
62
[7]
不宜判决“赔礼道歉”
何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何玲龙
姚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姚德祥
[J].
法学杂志,
1994,
(01)
: 42
-
42
[8]
侵权责任法[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新宝著, 2006
[9]
人格权法研究[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5
[10]
判解研究[M].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王利明主编, 200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