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烃源岩中蒙皂石与有机质的水桥结合作用——来自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的证据

被引:15
作者
卢龙飞 [1 ,2 ,3 ]
蔡进功 [3 ]
刘文汇 [2 ]
腾格尔 [2 ]
胡文瑄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3]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桥; 蒙皂石;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有机粘土复合体; 泥质烃源岩;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的烃源岩粉碎后,提取粒径小于2μm的粘土组分,运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有机质与蒙皂石结合作用机制。当升温至250℃以上时,谱图显示水与羧基振动峰位置发生同步性对应变化,在400℃附近两峰同时消失。将每50℃间水和羧基振动峰面积的差值量作对比发现,在250℃以上温度段面积损失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蒙皂石层间由于物质柱撑作用,d001衍射峰直到450℃才收缩至1.0 nm,表明含羧基有机分子主要通过氢键与蒙皂石层间水合阳离子相互作用,层间水分子作为"桥梁"将有机质和蒙皂石联结起来。由于"水桥"的联结作用,"水桥"水分子的脱附温度和所联结羧酸分子的分解温度均明显升高,在较高温度下水桥断裂,二者才从蒙皂石层间一同排出。泥质烃源岩中有机质-粘土相互作用机制——水桥机理及其排水滞后性特征,对源岩的生烃、排烃和油气的初次运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63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蔡进功 ;
卢龙飞 ;
宋明水 ;
丁飞 ;
包于进 ;
樊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3) :300-308
[2]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J].
徐长贵 ;
朱秀香 ;
史翠娥 ;
王海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31-437
[3]  
Sorp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a Peat Derived Humic Acid by Kaolinite, Montmorillonite, and Goethite[J]. S. GHOSH,P. C. BHOWMIK.Pedosphere. 2009(01)
[4]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 [J].
伍新和 ;
张丽 ;
王成善 ;
伊海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3) :348-354
[5]   川西—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碎屑储集岩成岩作用 [J].
王宝清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1) :69-74+81
[6]   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有机质的赋存形式与富集机制 [J].
蔡进功 ;
包于进 ;
杨守业 ;
王行信 ;
范代读 ;
徐金鲤 ;
王爱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2) :234-243
[7]   蒙皂石粘土矿物不正常转化的研究——以准噶尔盆地为例 [J].
王芙蓉 ;
何生 ;
杨智 ;
肖七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4) :25-27+30+106
[8]   “富集有机质”成烃作用再认识:以东营凹陷为例 [J].
张林晔 .
地球化学, 2005, (06) :81-87
[9]   半咸-咸水湖相烃源岩中两种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测定及其意义 [J].
宋一涛 ;
廖永胜 ;
张守春 .
科学通报, 2005, (14) :1531-1534
[10]   济阳坳陷“富集有机质”烃源岩及其资源潜力 [J].
李丕龙 .
地学前缘, 2004, (01) :3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