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的性质和关系——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揭露

被引:64
作者
高锐 [1 ]
马永生 [2 ]
李秋生 [1 ]
朱铉 [2 ]
张季生 [1 ]
王海燕 [1 ]
李鹏武 [1 ]
卢占武 [1 ]
管烨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
[2]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松潘地块; 西秦岭造山带; 基底构造; 深地震反射剖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潘地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处于中国大陆东西向构造与南北向构造的结合部位,特殊的构造环境使其长期控制并影响着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探测松潘地块的岩石圈细结构,揭示其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的关系,既可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又关联着松潘地块的油气远景评价。2004年完成了第一条横过松潘地块北缘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长约257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揭露出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的细结构,发现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同属统一的稳定的大陆地块,并且下地壳均以北倾的强反射为主要特征。这种北倾的反射为松潘地块向西秦岭下地壳俯冲提供了地震学证据。近于平坦的Moho反射特征反映出西秦岭造山带在造山后又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川西北松潘—阿坝地区油气勘探进展与初步评价
    马永生
    陈跃昆
    苏树桉
    杨云龙
    黄庆球
    [J]. 地质通报, 2006, (Z2) : 1045 - 1049
  • [2] 中国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1958—2004)
    卢占武
    高锐
    李秋生
    管烨
    张季生
    贺日政
    黄立言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 753 - 770
  • [3] 莫霍面地震反射图像揭露出扬子陆块深俯冲过程
    高锐董树文贺日政刘晓春李秋生管晔白金李朋武黄东定钱桂华匡朝阳李三忠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43 - 49
  • [4]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张国伟
    郭安林
    姚安平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23 - 32
  • [5] 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
    王椿镛
    韩渭宾
    吴建平
    楼海
    白志明
    [J]. 地震学报, 2003, (03) : 229 - 241+342
  • [6] 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地壳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李松林
    张先康
    张成科
    赵金仁
    成双喜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2) : 210 - 217
  • [7] 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细结构
    高锐
    肖序常
    刘训
    管烨
    李秋生
    卢德源
    李朋武
    [J]. 地球学报, 2001, (06) : 547 - 552+570
  • [8]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高 锐
    黄东定
    卢德源
    钱桂
    李英康
    匡朝阳
    李秋生
    李朋武
    冯如进
    管 烨
    [J]. 科学通报, 2000, (17) : 1874 - 1879
  • [9] 松潘-甘孜造山带构造研究新进展
    许志琴
    王宗秀
    候立玮
    [J]. 中国地质, 1991, (12) : 14 - 16
  • [10]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