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地区下古生界热液流体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探讨——以S88和TS1井为例

被引:15
作者
李开开 [1 ,2 ]
蔡春芳 [1 ]
蔡镠璐 [1 ,2 ]
姜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热液流体;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下古生界; S88井; TS1井;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S88及TS1井是塔河油田钻遇下古生界巨厚白云岩地层的典型钻井。对这2口井的岩样进行岩心观察、矿物鉴定、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88井奥陶系蓬莱坝组及TS1井寒武系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地层除受原地盆地流体的影响外还可能存在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流体性质以高温、富87Sr且携带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产物(H2S和CO2)的酸性流体为主。热液流体的运移导致这2口井深部储层次生溶蚀孔洞的发育,使得储集物性得到改善。研究还表明,这2口井疏导层的存在为深部热液流体的向上运移及进入储层提供关键通道。S88井热液流体对储层的影响主要受控于岩相和裂缝的发育程度,白云岩段储层好于灰岩段,裂缝发育段储层优于不发育段;TS1井白云岩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岩性组合,下部井段的膏盐层与白云岩层的共生可能是其岩石物性优于上部纯白云岩井段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Fluid inclusion and isotopic constraint forfluid evolution in the Ordovician veins in Central Tarim,NW China. Cai C F,Li K K,Li HT. Water-rock interaction . 2007
[2]  
Construction of th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seawater 87 Sr / 86 Sr curve[J] . R.E Denison,R.B Koepnick,W.H Burke,E.A Hetherington. &nbspChemical Geology . 1998 (3)
[3]   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充填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流体分析 [J].
蔡春芳 ;
李开开 ;
李斌 ;
蔡鏐璐 ;
姜磊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399-2404
[4]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孔隙演化 [J].
王恕一 ;
蒋小琼 ;
管宏林 ;
鲍云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1) :26-30
[5]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颗粒石灰岩埋藏溶蚀作用 [J].
郑和荣 ;
刘春燕 ;
吴茂炳 ;
王毅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9-15
[6]   塔里木盆地轮南、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以沙107井和轮古40井为例 [J].
杨宁 ;
吕修祥 ;
陈梅涛 ;
郑多明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8, (03) :247-251
[7]   塔里木盆地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影响 [J].
朱东亚 ;
金之钧 ;
胡文瑄 ;
张学丰 .
地质论评, 2008, (03) :348-354+434
[8]   塔里木盆地深部流体改造型碳酸盐岩油气聚集 [J].
吕修祥 ;
解启来 ;
杨宁 ;
李建交 .
科学通报, 2007, (S1) :142-148
[9]   塔河油田奥陶系灰岩埋藏溶蚀作用特征 [J].
朱东亚 ;
胡文瑄 ;
张学丰 ;
金之钧 .
石油学报, 2007, (05) :57-62
[10]   裂缝对和田河气田石炭系生屑灰岩段储层的控制作用 [J].
邓兴梁 .
中国岩溶, 2007, (03) :237-2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