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建构

被引:4
作者
王薇 [1 ]
张鑫 [2 ]
机构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2] 辽宁省实验中学
关键词
学校评价; 评价结果解释; 数学建模;
D O I
10.19360/j.cnki.11-3303/g4.2021.01.015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增强评价结果的实践解释力度。依据教育统计理论和数学建模方法,按照模型的准备、假设、建立、求解、分析和检验6个步骤建构起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模型由理论假设、模型算法、解释框架、解释原则、对策建议5部分构成,在教育实践中可按照专业解释、实践解读、专家跟进、学校参与的思路,逐步融入教育实践者的看法,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改进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学习型学校的评价和管理协同变革研究.[D].杨少明.苏州大学.2009, 09
[2]   教育统计在高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J].
黄秀强 .
中国统计, 2016, (07) :71-73
[3]   自适应学习的方法论探析 [J].
时龙 .
教育科学研究, 2015, (09) :5-13+22
[4]   学校发展阶段评价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J].
王薇 .
教育科学研究, 2012, (03) :36-42
[5]   先进的教育评价技术的运用及其问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评述 [J].
耿申 .
中小学管理, 2010, (07) :19-23
[6]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学校评价方式探析 [J].
侯静 ;
邱清 .
基础教育参考, 2010, (07) :61-63
[7]   数学模型与研究问题的结合 [J].
李健宁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6-50
[8]   走向“校本” [J].
郑金洲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06) :11-14
[9]  
教育评价辞典.[M].陶西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