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背景下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赛 [1 ,2 ]
王龙昌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2] 西南大学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田; 生态系统; 碳循环; 全球变化;
D O I
10.13427/j.cnki.njyi.2013.01.007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循环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模型模拟研究3个方面,并对未来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功能,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J].
魏小波 ;
何文清 ;
黎晓峰 ;
刘恩科 ;
刘爽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4) :487-494
[2]   基于模型的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J].
覃章才 ;
黄耀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40 (07) :658-676
[3]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文献综述 [J].
王永强 ;
崔凤娟 ;
郭小刚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03) :65-67
[4]  
耕作方式转变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J]. 韩宾,孔凡磊,张海林,陈阜.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5]   红壤丘陵双季稻稻田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施肥下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J].
李洁静 ;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520-2525
[6]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动态与碳收支初步估算 [J].
韩广轩 ;
周广胜 ;
许振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5) :874-879
[7]   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J].
黄山 ;
刘武仁 ;
殷明 ;
彭现宪 ;
张卫建 .
玉米科学, 2009, 17 (03) :103-106
[8]   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J].
罗怀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2) :251-258
[9]   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不同农业经营模式下黑土农田土壤有机碳的演变 [J].
高崇升 ;
杨国亭 ;
王建国 ;
张兴义 .
生态学杂志, 2008, (06) :911-915
[10]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与展望 [J].
韩广轩 ;
周广胜 ;
许振柱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3) :71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