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80
作者
张雅洁
陈晨
陈曦
常江
章力干
郜红建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素形态; 土壤有机质; 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水稻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秸秆不施肥对照(CK)、秸秆还田不施肥(S)、秸秆还田+基肥增施N肥45 kg·hm-2(SF1,C/N=12∶1)、秸秆还田+基肥正常N肥施用量(SF2,C/N=18∶1)、秸秆还田+基肥减施N肥45 kg·hm-2(SF3,C/N=24∶1)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S)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氮的含量分别增加7.8%、10.6%和10.9%,而使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减少17.1%;秸秆还田配施不同化肥处理中,当碳氮比为18∶1时,土壤全氮、有机氮和无机氮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27.2%,27.2%和25.7%。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秸秆还田S、SF1、SF2、SF3处理土壤全量有机质(SOM)中的碳、氮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同时SOM中的C/N、H/C和O/C比值都下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秸秆还田S、SF1、SF2、SF3处理,在1650~1640 cm-1和3400 cm-1处的峰强度增加,表明土壤有机质中含氮基团、酚羟基、羟基或羧基含量增加;2920 cm-1处的吸收峰增强,表明SOM中脂肪族结构增加,芳香性增强。与对照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不施肥(S)处理的当年水稻产量下降8.8%;配施化肥后,SF1、SF2、SF3处理水稻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CK)处理增加12.6%、22.7%、19.1%,且当碳氮比为18∶1时,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单独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其碳氮和氢碳比例,使SOM中脂肪族化合物增加,酰胺结构和芳香性增强,同时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有机氮的含量,减少了土壤无机氮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155 / 21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赵士诚
    曹彩云
    李科江
    仇少君
    周卫
    何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06) : 1441 - 1449
  • [2] 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陈金
    唐玉海
    尹燕枰
    庞党伟
    崔正勇
    郑孟静
    彭佃亮
    杨卫兵
    杨东清
    李艳霞
    王振林
    李勇
    [J]. 作物学报, 2015, 41 (01) : 160 - 167
  • [3] 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对猪粪高温堆肥过程中胡敏酸的结构组成及红外光谱特性影响分析[J]. 孙向平,李国学,肖爱平,时红,王熠明,李扬阳.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9)
  • [4] 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崔婷婷
    窦森
    杨轶囡
    陈丽珍
    黄毅
    王瑞丽
    [J]. 土壤学报, 2014, 51 (04) : 718 - 725
  • [5]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其元素组成特征
    刘文利
    吴景贵
    赵新宇
    吕岩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42 (06) : 68 - 72
  • [6] 砂姜黑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效应分析
    李玮
    乔玉强
    陈欢
    杜世州
    赵竹
    曹承富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5) : 756 - 761
  • [8]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慕平
    张恩和
    王汉宁
    方永丰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3) : 291 - 296
  • [9] 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汪军
    王德建
    张刚
    王灿
    [J].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5) : 40 - 44+62
  • [10] 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特点及对土壤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南雄雄
    田霄鸿
    张琳
    游东海
    吴玉红
    曹玉贤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 626 -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