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北栖霞地区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64
作者
周喜文
魏春景
耿元生
张立飞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泥质高压麻粒岩; THERMOCALC程序; 顺时针P-T轨迹; 陆-陆碰撞; 胶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胶北栖霞地区基性高压麻粒岩分布区发现了具有石榴石+蓝晶石+正条纹长石+反条纹长石+白云母+金红石特征组合的泥质高压麻粒岩. 通过THERMOCALC程序定量计算泥质岩石的P-T视剖面图, 确定该高压麻粒岩变质峰期的温压条件为T = 800~840℃, P = 1.0~1.25 GPa, 峰期后先呈现近等温降压(ITD)变化, 后期呈现近等压冷却(IBC)变化, 构成典型顺时针样式的P-T演化轨迹, 反映陆壳先发生碰撞增厚, 后又快速折返到正常地壳深度的变质动力学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424 / 14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变质相平衡的研究进展 [J].
魏春景 ;
周喜文 .
地学前缘, 2003, (04) :341-351
[2]   胶北荆山群富铝岩系石榴石扩散环带特征及其成因指示意义 [J].
周喜文 ;
魏春景 ;
董永胜 ;
卢良兆 .
岩石学报, 2003, (04) :752-760
[3]  
An Archean continental block in the Taihangshan and Hengshan regions: Constraints from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J]. LIU Shuwen , LI Jianghai, PAN Yuanming, ZHANG Jian and LI Qiugen(1. The 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and Crustal Evolution,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Saskatoon, SK S7N 5E2, Canada).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2(08)
[4]   山东南墅地区孔兹岩系变质矿物的成因及演化 [J].
周喜文 ;
董永胜 ;
魏存弟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2) :116-121
[5]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J].
丁林 ;
钟大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385-397
[6]   苏鲁造山带东北端石榴辉石麻粒岩的Sm-Nd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大地构造含义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郭敬辉 ;
刘文军 ;
李永刚 ;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1999, (03) :301-310
[7]   胶东莱西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作用 [J].
刘文军 ;
翟明国 ;
李永刚 .
岩石学报, 1998, (04) :44-47+50-54
[8]   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矿物共生的P-T-X关系及其演化 [J].
卢良兆 ;
董永胜 .
岩石学报, 1998, (02) :13-16+18-24
[9]   胶东莱西地区高压麻粒岩的Sm-Nd同位素年代学 [J].
李永刚,翟明国,刘文军,郭敬辉 .
地质科学, 1997, (03) :283-290
[10]   苏鲁-大别山变质带岩石大地构造学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58-264